|

上帝之子觀後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前些日子當教會放映這部電影的預告片時,我心裡就OS告訴自己: 說甚麼也一定要去電影院看一下支持好萊塢片,不對,是支持上帝!

感謝主,我們小組昨天傍晚相約一起到華納威秀觀賞這部聖經大作 – 上帝之子。果然是一部沒有讓我失望的電影 😀

關於新約聖經的電影,除了之前曾經看過的受難記(也是一部很震撼的影片)外,接著就是這部了,兩部的重點擺得不太一樣,受難記印象中比較是在描寫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前後的那段過程,而上帝之子,則是依照四福音書裡記載耶穌生平那樣栩栩如生的描繪從出生、死亡乃至復活,很概括的在兩個多小時內有限的表達出來他對世人的愛。

我覺得看完後,最感恩的事情是由於我對新約聖經的故事和歷史背景不夠熟悉的緣故,讓我對裡面的角色和他們的行為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1. 彼得: 鮮明、直率的個性讓我對這個腳色更加喜歡。他單純的信心、偶爾的軟弱、最後再靠主得勝。還有甚麼事情都總是第一個出面、發聲,我覺得是這個世代的人們一個好的學習榜樣。
  2. 猶大: 原先對他的認識只是一個該死的、頭腦有問題,然後最後背叛耶穌的普通人,不對,還是小孬孬,因為他最後還畏罪自殺,就現代鄉民用語來講,就是又廢又魯,犯錯裝沒事就算了,還不敢承擔,簡直是白目到了極點的一個人物。但是我萬萬沒想到他這樣的行為舉止,其實是有其背後的原因的。他其實是單純的”認為眾人皆醉我獨醒”,想要憑一己之力拯救這些以色列人免於羅馬人的屠殺才出此下策,怎知道自以為聰明的施行個小惠,卻帶來的巨大的災難,但反過來說,也因此成就了主的計畫。最後他的畏罪上吊的行為也就能讓我理解他的情緒糾結的點在哪裡。
  3. 彼拉多、尼哥底母: 這兩位仁兄可以說是每次讀新約的時候名字一直出現,卻對我來說沒甚麼存在感的角色,好像頭腦也是裝了大便一樣不知道在想甚麼,一心只想把耶穌殺死的兩個腦殘。我對彼拉多的印象還稍微好一點,我記得他還算是明理的人,不願意做出太愚昧的決定,於是把生殺大權交託出去。喔~~~ 電影中演到他老婆做夢的那一段,慚愧的說…我讀聖經完全沒有印象有這段故事,但我想應該是影響他決策很關鍵的一個橋段吧,他也因此有特別留意耶穌在上”行鞭台”時的心情,他看出來耶穌已經預知了一切! 我想他的確是個聰明人。
 
我想最讓我感動的是這一切事情發生的合理性,其實是那麼樣的順其自然。一切就像上帝編好的劇本一樣,一點也不牽強。原先的我會覺得新約的故事脈絡進行到耶穌上十字架的那一段是那麼的轉折、刻意、牽強,只為了要帶到最後一件偉大的事情 – 耶穌上十字架。但是加上了歷史故事背景後,我才猛然發覺,每個人其實都是在做他們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認為是當下最正確的決定,然後這樣一步一步的錯誤決定,加上壓死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群眾效應,釀成了一個無辜的人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受鞭傷、流血、被釘十架、死亡……
 
回頭想想,我們一般人在過的人生豈不也是如此嗎? 怎麼說呢? 以我一個宅宅工程師寫的程式來當例子好了。
 
程式是人腦所構思、創造、設計、編成出來的東西,經過人類集思廣益的軟體工程科學層層把關,測試、上線過後,這樣才算把一個產品完成。而經過這樣有 SOP 的過程、按照劇本生產、製作的產品都還是有可能有 Bug、出問題,更何況是沒有 SOP、劇本的人生呢?
 
人生的劇本是沒有辦法自己寫的,很多事情我們可能用盡一切努力卻得不到、也有時候是毫不費力卻平白得到; 不想失去的人事物往往驟然遠去、從未期望的東西卻不請自來。這些現象不是每個人生活的常態,卻是每天在世界各個角落不停的在上演。而這些人、這些事,其實都是在上帝的劇本裡早已安排好的橋段,為要成就祂美好的計畫
 
可能有人會問: 既然祂已安排好了,那麼我們還要追求甚麼、努力甚麼呢? 父母平白給我們豐衣足食的生活,我們尚且知道要感恩盡孝道,更何況是賜給我們生命、為我們受鞭傷、釘在十字架受死的主呢? 我們豈不是該要更多的認識祂、了解祂的心意、並抱持著感恩的心活著每一天嗎?
 
 
 
衷心的希望在這動亂的社會,人們可以常保一顆單純的信心看見身邊人們的需要在愛裡與人交流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願神的國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希望上帝可以明瞭我渺小卑微的禱告 😀
 
 
 
 
最後~~~趁還沒有下片之前,來看一下此生必看的聖經電影上帝之子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