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為何而讀

https://i0.wp.com/cdn.readmoo.com/cover/po/kvjqulf_460x580.jpg?w=1290&ssl=1

延續《人類三部曲》前一系列的文章《人類大歷史》的延伸閱讀,究竟一位當代歷史學家對於人類的發展和命運有什麼樣不一樣的觀點?在《人類三部曲》的第一部曲當中已深深地震撼了我,期望在這本書能夠有更多不同面向的看見。


本書重點

全書分為序曲和三大章節。延續上一部曲圍繞在「智人」的主題上討論。這本書作者先以序曲的方式起頭,延伸討論智人現在、過去、未來的命運。

接著用三個章節,以人文主義為主軸帶出智人的命運和科技快速發展之下,已經產生的變化、未來將面對的問題與挑戰。

簡單用心智圖整理全書的脈絡如下:


重要概念

序曲:人類的三大議題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505664194779-8beaceb93744?ixlib=rb-1.2.1&q=85&fm=jpg&crop=entropy&cs=srgb

研究歷史,就是為了掙脫過去的魔掌,讓我們能看向各種不同的方向,並開始注意到前人無法想像、或過去不希望我們想像的可能性。

舊三大議題 → 避免死亡

  1. 飢荒:營養不良 vs. 體重過重比例
  2. 瘟疫:
    • 瘟疫失控主因將是人為疏失
  3. 戰爭:暴力死亡人數比例顯著下降
    • 遠古農業社會:15%
    • 20世紀:5%
    • 21世紀:1%

結論:「飢荒、瘟疫、戰爭」三大死亡課題已有效地控制。

新三大議題 → 追求永恆

治療與演化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線。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562026700-3425431ecb5b?ixlib=rb-1.2.1&q=85&fm=jpg&crop=entropy&cs=srgb
  1. 長生不老:持續進展中,爭奪永恆的青春之戰
  2. 幸福快樂:生物工程、半機械人、無機生命,永恆愉悅的追求
  3. 智人演化神人:取得神性(創造、毀滅)

結論:歷史不會容許真空,總是會發生些什麼,對此我們要謹慎。

第一部:智人征服世界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533739331049-c6a02504f54f?ixlib=rb-1.2.1&q=85&fm=jpg&crop=entropy&cs=srgb

人類世

這一章描述了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關係,或許可以做為未來智人和現在智人之間關係想像的借鏡

  • 生物就是一套演算法:欲望、感覺、情感(人類獨有?)
  • 農業、宗教、科學革命 → 智人進化為神人、催生人文主義
  • 有神論(崇拜神)vs. 人文主義(崇拜人)

結論: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是否能成為電腦 (AI) 對待智人的借鏡?

人類獨特處

  • 心靈:主觀經驗(感覺、欲望、情感)的流動
  • 意識:大腦中的電化學反應,以完成重要的資料處理功能。是否為神經訊號傳遞的副產品(垃圾)?
  • 團結:大規模、基於互為主體性事實的合作
  • 現實種類
    • 主觀性:自己感受
    • 客觀性:重力、物理定律、健康檢查報告…
    • 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e):政治、經濟、文化、信仰…

結論:人類的想像力建構出當代歷史編織的網(想像的網),驅動當代人類的行為。我們必須認知並破解自己存在虛實交織世界的事實。

第二部:智人為世界賦予意義

說書人

  • 虛構故事的歷史貫穿:人類大規模合作,帶來快樂也帶來痛苦

結論:虛實界線趨向模糊,分辨清楚卻變得更加重要。

一對冤家

  • 宗教 vs. 科學
    • 真理還是迷信?
    • 倫理與事實的交錯

結論:宗教在乎的是秩序,科學在乎的是力量。

與現代的契約

  • 資本主義巨輪
    • 對未來的「信任」帶來無限制的成長 → 生態崩潰(歷史無從正義)→ 相信未來的高科技方舟
    • 生產更多 → 想要更多

解藥:克制、抑制貪婪、人文主義的興起

人文主義革命

https://i0.wp.com/glasstire.com/wp-content/uploads/2017/04/01-Fountain.jpg?w=1290&ssl=1
  • 人文主義:為無意義的世界創造意義
    • 今昔差異:神父(宗教律法) vs. 心理治療師(只問個人感覺不評斷)
    • 倫理、政治、美學、經濟、教育觀點:個人主觀感覺為出發點
    • 經濟觀點:自由市場決定價格
    • 人文主義分裂
      1. 自由主義:個人感受高於國家、社會
      2. 社會人文主義:不鼓勵向內尋求,由黨制定規範,人民服務國家、社會
      3. 進化人文主義:以演化論為根基的種族優越主義(e.g.納粹)
    • 二戰 ~ 1970年代:守舊 vs. 創新、宗教 vs. 科技、資本 vs. 共產… 各派自由主義勢力消長,最後,自由主義成為贏家

結論:自由主義 vs. 生化科技,顯露了自由主義的不足之處。

第三部:智人失去控制權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485827404703-89b55fcc595e?ixlib=rb-1.2.1&q=85&fm=jpg&crop=entropy&cs=srgb

實驗室裡的定時炸彈

  • 自由意志 vs. 生物演算法 人類的行為是透過人類「自由」意識做決定的結果 vs. 行為是生理一系列的演算導致的結果(實驗室結論)
  • 敘事自我 vs. 經驗自我: 經驗的峰值和最後結果取平均來做決定(串連故事) vs. 只關注當下的經驗感受(活在當下)

結論:自由意志(個人述說的虛構故事)和科學發展、實驗結果的矛盾存在

自由主義大崩解

演算法和 AI 技術已滲入生活、職場中的每個角落,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它們可以做到把「智能」和「意識」分開來,把人類脆弱的一面剔除。然而透過演算法,亦可以偵測出人類表現出來的情緒給予適當的回應。

再者,貧富差距的事實,將會擴大使用新科技的能力,20世紀的科技,主要在於消弭戰爭、饑荒、疾病,達到生存的平等,然而21世紀的科技,追求的是「永恆」,唯有金字塔頂端的人類擁有優先享受尖端科技帶來好處的權利,自由主義高舉的「個人經驗」將會產生極大的階級差距,也可能就是自由主義崩潰的開始。

科技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是以個人的「意識」為出發點。然而至今我們人類對於意識的掌握是近百年才開始了解,仍然有很大一塊未知的領域待探索。科技一但可以改變意識,將會把人類帶往哪個方向?或許數據主義才是解藥?

信數據得永生?

數據主義:以資訊為中心取代以人為中心的歷史

以數據為中心的生活型態儼然成為一個趨勢,現在的關鍵只在於人類對於資訊開放的態度和時間而已。一但由資訊(演算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日常,我們該關注些什麼?

  1. 生物就是演算法嗎?
  2. 意識和智能,孰輕孰重?
  3. 無意識的智能演算比我們更了解我們,會如何影響人類生活?

個人體悟

人文主義 vs. 宗教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

在閱讀這《人類三部曲》系列書籍的時候,心中時不時會有一種宗教和世界的存在感衝擊,也常常會想到上面這句經文。我也相信不只對我,對於身在這個世代的所有基督徒來說,在信仰和現實的世界拉扯是一個逃避不了的現實。

我認為要處理內心的衝突感,就是需要窮盡一生來追尋的智慧。不論是在信仰根基上持續建造,或是不斷的學習來開拓自己的視野,為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或許這樣的論點比較偏向人文主義的定義,但這正是此時此刻的我努力在接近真理的過程,也很難說五年、十年後的我是往哪個方想靠攏,畢竟不斷更新改變自己,都是在信仰或是現實世界生存的鐵則。

就現階段我會對人文主義唯一否定的觀點「倫理層面」:任何事都以「人的感覺」為出發點的思考邏輯,在人文主義其他層面以人的感覺為出發還能接受,但在倫理層面以「人」為出發,或許只會讓混亂的世界更加混亂。

人文主義的過去、現在、未來

在「人文主義革命」的章節,作者梳理了近代人文主義抬頭的近代史。讓我對於各種「XX主義」的名詞有了進一步了認識,雖然是透過作者描述歷史的視角來認識「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資本主義」,讀來依然很過癮,也對於當前的世界局勢有了不一樣的思考觀點。

歷史最不變的事實,就是一切都會改變。

即使我們生長在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社會,也應該要去思考為何現在這個年代,仍有許多國家走的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看似自由主義掌權的世界局勢,我們也要理解這絕對不會是永恆的狀態,很有可能一夜之間就風雲變色。

由科技力量推動的世界,或許正在醞釀一個我們還看不見的新主義、新宗教。

而宗教和科學的存在、彼此的關係、勢力的消長也可以從歷史當中看到脈絡。處於快速變動的時代,我們應當要去掌握、了解自己要相信的是什麼,在快速變動的時代去抓到一個生存的平衡。

仰望過去、活在現在、理解未來,孰輕孰重,真的是需要大智慧!

身為人的價值

看到最後章節的結論,其實很難想像,高速發展的生化科技,未來的二、三十年的世界會改變成什麼樣子。

舉個書中的例子,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因為自己家族史有乳癌而去做基因檢測,醫師解讀檢測報告為高風險族群,即使她本人在身體未有任何異狀的情況下,仍堅持去切除自己的乳房以保全健康

USD $3,000 是做這基因檢測的大約花費,從這故事我們可以思想:

  1. 數據(演算法)和個人意志,你願意相信誰?
  2. 美金三千元,這對於在第三世界的人類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一個數字。醫療成本即使在未來勢必會因為量產而降低,但在初始的供應,金字塔頂端和底端的差距,會呈現怎麼樣的狀況?會如何影響社會的結構穩定?
  3. 不同的人,對於數據(資訊開放)的程度,會造成多大程度的認知、行為差異?或許和布萊德.彼特的分離,就是對於大數據信任程度的不同也未可知?

我認為身為智人的我們,現階段所能做的,就是持續的學習,讓自己可以看出,從人漸漸轉變為以資訊為中心的歷史洪流中,究竟要如何掌握自身的命運。

在可見的未來(或許還有限的生命?)我們究竟要多少程度的向數據時代靠攏?資訊開放的程度要多高?讓生活數位化的程度要多滲透?

結論:更多的恐懼,帶來更多的謙卑,也促使我想要更多的進步學習!


金句

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絲毫用處。但知識一但改變了行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義。

歷史學家研究過去,不是為了要重複過去,而是為了從中解放。

世界是由一連串的意外事件所創造。

人之所以害怕改變,是因為害怕未知。但是,歷史最不變得事實,就是一切都會改變!

宗教就是一份契約,而靈性卻是一趟旅程?

生命只有一座要征服的高峰,設法感受一切身為人的感覺。 – 威廉,洪保德


說書影片推薦

人類大命運》 博客來購買連結 推薦指數 4.5 /5 ⭐️⭐️⭐️⭐️⭐️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不吝嗇地 C.L.S. 或是右側欄位訂閱支持我。

Comment:歡迎在下面留言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行動 
Like:或是在下方按個喜歡 
Share:也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Similar Posts

2 Commen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