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原力》9 個心態設定,用有限生命活出無限精彩
你的生活常充滿無力與挫折感嗎?家人、朋友、同事是你此時此刻人生最大的難題嗎?身旁總是有黑洞人在吸取你的能量嗎?
愛瑞克這本《內在原力》是本特別的書,身為外向者,你可以從頭往後看;身為內向者,可以由後往前翻。
不論你用什麼方式閱讀,作者將透過 9 個心態設定,由內而外的散發原力,帶你活出屬於你自己最美好的人生版本!
內容目錄
為何而讀?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STAR WARS
這是一本我期待閱讀很久的書!
開始寫這篇文章時我回想了一下,前前後後出現了三個契機,驅使我打開這本書。
二月份讀書會、瓦基與線上課程學員文章、愛瑞克演講影片,在連續接收到愛瑞克三次的原力灌頂,我強烈感受到他所散發的生命溫度,是令人嚮往、極具感染力的。
這篇文章,我想以作者書中的 9 個心態設定為主題,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不僅要向他致敬,也想藉此紀錄此時此刻的心情,希望 10 年後的自己,也能活出像他一樣原力爆棚、柔軟又充滿溫度的生命。
前言
人生的局,原力有解。
「相信思考,勇於改變」,如果你是大人學的粉絲,應該很熟悉這個 slogan,對於兩位主持人常說的「局的思考」也不陌生。
人生的局有哪些呢?我認為不外乎財務、健康、人際的局,如果你有自己一套分類法,我相信也脫離不了這幾種。之所以談到局,正是因為這本書的推薦序,請到中一位我很喜歡的臉書讀書社團「閱讀人」創辦人鄭俊德,他所下的標題「人生的局,原力有解」深觸我心 。
不少人可能曾感嘆「為什麼要懂了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李笑來說道:因為他們不行動。
這本書講的也是同樣道理,人生破局的方法,其實都蘊藏在這本書裡,跟著愛瑞克的腳步,為自己重新設定好 9 種心態並開始行動,人生關卡必能一一破局!
1.一人公司
人們一生的路徑,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選擇所構成;
我們的決策品質,決定了人生品質。
如何經營一間企業,就用同樣的方式經營自己。
作者提到我們要「像經營公司的角度一樣經營自己」。我赫然發現作者書中提到的行銷長、技術長、營運長這些工作,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某種程度地在家庭、職場中扮演這些角色!
在經濟體中,一間公司要永續經營,重點就是持續創新成長,這是股價攀升的原動力;同樣的,在社會上一個人要長久立足,也必須要持續成長蛻變,增加自我內在價值,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所為何事?我認為是要面對挑戰、持續進化,成為理想中的自己。這種以終為始的思考方式,正好與作者提到的「Be-Do-Have 心態設定」概念相通。《原子習慣》一書提到的「身份認同」,同樣也是促成好習慣養成的核心要素。
所以要成就一人公司的方法,就是找到心中的完美典範,持續向他學習並不吝與他人分享價值。很幸運的,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一個絕佳的生命典範。
2.三種工作
要避免讓既有的成就阻礙了自己將來發展,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公開分享。
三種工作分別是:「有金錢收入的工作、無償的工作、自我實現的工作。」
我何其有幸在約莫 30 歲之際,做了一個人生豪賭之後,幸運地讓自己可以從事一個同時滿足 3 個條件的夢想工作。
還記得 2017 年走進飛行員面試的小房間,當考官問道:「為什麼你想當飛行員?」這個演練不下數 10 次的問題,我答道:「經濟、價值、自我實現、榮譽」。這個答案是我偶然在一場壽險顧問的培訓講座得到的靈感,想不到吧!在職涯低潮期間,我曾經認真考慮過壽險業務這份特別的工作,但在與恩師、師母溝通之後,借助他們的視野,我得以看見不一樣的人生選擇。
民航機師完訓之後,我沒有忘記當時的初衷。透過建立部落格分享閱讀收穫以及學飛經驗,並在今年將部落格轉型為網站。期許自己在持續前進之際,不忘停下來伸手為飛行後進拉一把,提供更多無償的價值!
最後,再分享一個愛瑞克的建議:「要蓋一座人生的花園,讓百花齊放,勝過一座城堡孤芳自賞」。
3.利他共贏
具有「利他之心」的人將釋放出一種獨具吸引力的訊號,吸引較多的人願意接近、與其共事。
在利他的原則,書中建議用年紀來推估利他的比例,不是金錢、不是時間,而是意念!
和股債比一樣,作者提供了一個相對明確的數字(以當下年紀做為百分比),讓想要投入公益的人,心中可以對「利他」行為概略量化,以平衡心中對此事的不確定感。
他接著舉了諸多例子,像是嚴長壽先生、方新舟先生、金恩博士,都是從很年輕就開始利他,而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物。
你可能會想:「如果我有錢,我也可以像他一樣捐那麼多!」
在慈善領域,這似乎是一個容易落入的陷阱。我想主要是因為媒體環境,會不自覺地塑造慈善家都是很有錢的一群人,卻很少去書寫有另一群人,他們從很年輕就開始在做慈善,為社會做無償的奉獻,以點亮他人生命為職志。
最後,這段利他的心態設定,也讓我想到近期看 Ray Dalio《原則》一書 p.157 的一張圖,那是一條品味生活和發揮影響力(利他)的光譜線。
這說明了利己與利他兩件事並非互斥,只要我們願意開始行動,自然會開始找到一個動態平衡,甚至有互相增強之效果。
影響力會擴散,進而引發將來社會中更多的善行。
4.成功方程式
成就 = 熱情 x 能力 x 思考方式 x 成功者的防護罩 x 人脈槓桿
如果以成就方程式來做自我剖析,我認為自己現階段最欠缺的就是能力與人脈槓桿。
首先,我想依序分享公式另外三個因子的想法:
- 熱情:我很幸運的在培養閱讀習慣後,找到了屬於自己生命的熱情,並享受持續分享的過程
- 思考方式:我很幸運的在年輕的時候認識了基督信仰,讓我凡事能以「信、望、愛」的原則做正向思考;Covid-19 的洗禮,我更加體會到「同理心」在這個世界的重要性
- 成功者的防護罩:控制專注力,是我在閱讀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深度數位大掃除》後學到的技能
而我所欠缺的:
- 能力:各種發揮內在原力的能力,需要透過持續學習來補足
- 人脈槓桿:期望 Covid-19 結束後,能夠重新建立起深刻的、實體的、有價值的人際關係
5.站對地方
當你帶著上進心去靠近真正的強者們,他們都會拉你一把。
這個引述讓我想到好幾次越洋飛行,跟左座教官聊天,他們都會毫不吝嗇地跟我分享一切飛行、生活的經驗。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跟一位資深機長聊天,聽完他的經歷分享我好生敬佩,於是我鼓起勇氣問道:「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像你一樣優秀的飛行員?」向優秀的人請教,得到好的答案是毫不意外的;真正讓我意外的,是我有這個勇氣去開口請教。
而經過了這次事件,也改變了我對於自己人生站位的思考。
我期望未來有朝一日,也能加入這群不吝分享經驗教官們的行列,侃侃而談地分享人生與飛行經歷,成為飛行領域裡的人脈節點。不必成為最聰明、最優秀的那位,而是對社群內容貢獻最多的那一位。
疫情是短暫的,絕對不會困住我們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6.無限思維
從人生的終點來看,「過錯」總比「錯過」好。
這讓我想到一個學飛的故事。
前些日子和一位學飛認識的朋友吃飯,討論到學飛這個決定究竟是好是壞。
同一時間學飛的夥伴很多人最後沒考上航空公司,看似在這條路上失敗了,但若從人生終點來看,我們都認為一切失敗錯誤都比不上「後悔」來得更令人難受。
以飛行夥伴的角色來說,曾一起經歷的生活樂趣、飛行點滴,每次碰面都有三天三夜連不完的話題;以個人心態來說,到老了或臨終的時候,說的故事是「我當年學飛去過好多地方、看過好多美景……」,絕對比「我好後悔當年沒有做學飛的決定,不然我早就……」來得好一百倍吧!若能這樣想,或許就不覺得花錢學飛卻沒考上航空公司是一場枉然了。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我很喜歡作者引用彭明輝教授的這句話。
人生的失敗,其實很少是九局下半三振出局的無法挽回;大多都是一旦我們能改變眼光,就能從中學習的重要養分。正如賈伯斯 2005 在史丹佛的演講 “Connect the dots” 的概念。「上天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人們往往要事後回顧時才能明白」。
但願這些學飛夥伴們,即使不在航空圈,都能在各自的人生篇章持續夢想、持續發光!
7.沒有壞事
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只是被淋濕而已。
「上天的安排一定有用意,並且留下了線索讓我們去找到乍看是壞事之下的好事。」
這個心態設定,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 Covid-19。
疫情讓許多人的生活帶來巨大挑戰,身在航空業的機組員們,感受更是格外深刻。
兩年來不見天日的國內外隔離生活、人身自由被剝奪、就醫權的不平等、孩子在學校被歧視、社會輿論的霸凌……,以上種種,都讓默默堅守崗位、為社會運轉盡一份心力的機組員早已身心俱疲。同仁們多少次的行動呼籲,換來的只是民航局與航空公司的再研議,這背後犧牲的不僅是看不見的飛安,更已是好幾條喚不回的人命。這也無怪乎大家會把政府、執政黨、疫情指揮官取綽號、貼上標籤,以排解心中滿溢的憤怒。
然而當我看見愛瑞克分享自己小時候右手斷掉的故事,他當時學會用左手做事而開啟自己的感性腦、用雙腳練字、打電玩而發現自己無限潛能、更在復健過程中深深感受到父親的愛。這讓我願意重新去擁抱「沒有壞事」的內在原力心態。
回想自己在疫情期間,我建立了好的晨間習慣、找到了人生的熱情 – 閱讀,並架設網站、持續分享知識價值,這些都是在疫情之前,生活順利圓滿的情況下,我可能無暇顧及的發展,而這些發展也確實改變了我的生命軌跡。
再次感謝愛瑞克的分享:「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事情本身並不重要,而是我們如何去解讀與回應。」我想藉此金句,與航空業持續為生活奮鬥的同仁共勉之!
8.包容力
我們不需要抱怨遇到黑洞人,因為他可能曾經照亮過前人,是我們自己來晚了。
我喜歡作者用天體物理來為黑洞人下註解,我整理成兩個重點:
一、平衡的關係
每個人身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黑洞人(相比之下,你可能是顆發光的恆星)。
碰到黑洞人,最大的原則就是 – 不要想要改變他們!
根據天體物理的定律,黑洞與恆星在宇宙中都是必要的存在。若只有黑洞,宇宙必定要塌陷;若只有恆星,光也失去了意義。因此黑洞的存在確實有其必要,黑洞人亦然。
而要避免被黑洞人榨乾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大質量恆星。持續發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們,久而久之,黑洞的存在就不再是個問題了!
二、先後的關係
他可能也曾經照亮過別人,只是在某些時刻他的光被消耗殆盡了。
人們可能常認為自己的家人就是最大的黑洞,但是愛瑞克用恆星的壽命讓我對此現象有了一個全新的思考。
恆星的亮度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改變,它的一生燃燒、炙熱、發光、最後再黯淡、甚至爆炸成為碎片。在它閃耀的一生,必定曾照亮過無數的星球,只是當一顆在它衰退之後甫誕生的行星,會覺得它的光芒看起來一點也不起眼、似乎還有些黯淡。
同樣的思考,當我放到與親人的關係中,我發現要對方再次發光無異於緣木求魚,因為它發光的時刻已經過去了,我們只能接受自己已經來晚的事實。
這一段要帶走的兩大重點:凡事包容、常懷感恩之心。切記:「莫把貴人當敵人,而讓自己成了忘恩負義的人」。
9.常保初心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你是誰」的提問,其實和前面提到《原子習慣》書中的身份認同概念不謀而合。
所有的習慣養成,其實到頭來都會回到身份認同,也就是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Be),才會驅使自己養成特定習慣,去做某件事 (Do),直到擁有它 (Have);這與一般人的 Do-Have-Be 的信念系統完全不一樣。
這讓我想到自己在 2021 年起養成的讀經習慣,以及 2022 認識世界的習慣。由於我打從心底想要成為信仰堅定、有世界觀的人,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日復一日從事一些看似無聊的作業,我也從來不以為苦,反倒樂在其中。「在追尋天命的路上,無論結果如何也都將是快樂的,因為是追尋的『過程』帶來快樂。」
如果你也同樣走在追夢的路上,別忘了常保初心,相信有一天你必定會成為理想自己!
ps. 「常保初心」的心態設定,正好呼應我近期寫的「教官,一個刻在我心底的名字」一文,有興趣可以前往點閱。
後記
當主講者的某些意念觸動了我們心靈,所產生的巨大震撼有可能改變了我們的心靈設定,進而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人生路徑。
愛瑞克的《內在原力》一書就有如此功效,讓我一讀再讀、愛不釋手,久久不能自已。
如果你也希望透過閱讀生命故事,親身體驗原力覺醒,那麼《內在原力》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一本書;如果你今年只看一本成功學書籍,我唯一推薦也是這本書!
我期許自己效法愛瑞克的精神,持續透過閱讀與分享,期望在未來的某一個瞬間,能照亮更多人的生命。
最後,請容我再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做結尾。
願我們都能成為他人心中的恆星,而不是一閃即逝的流星,在夜空中,一同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
如果喜歡這本《內在原力》,推薦你透過此連結購買。
價錢不變,卻能與我一同改變偏鄉地區的學童教育環境,詳情請見本站公益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 C.L.S. 或是訂閱電子報收到每週最新文章。
Comment: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或是行動
Like:或是按個喜歡
Share:也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