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學習如何學習

《精準學習》一本讀懂窮查理普通常識的絕佳跳板

《精準學習》一本讀懂窮查理普通常識的絕佳跳板

一、為何而讀 學習如何學習 延續前兩篇學習系列文。 1️⃣《超速學習》 2️⃣《大腦喜歡這樣學》 根據自己設定的短期目標,來到分享探索學習如何學習這主題的第 3️⃣篇文章囉。 這篇主要聚焦在知識管理這個主題上。在大量學習之後,如何將所習得的知識,做進一步反思、內化,在生活中加以活用,其實才是學習背後的目的,也才不枉費在學習階段投入的時間。 我認為學習本身是一個過程,應用出來才是真功夫。就像少林小和尚無意間進到看到方丈的藏經閣,也是要跟師兄弟過招後,方知有多少本事。而生活面對的大小事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師兄師弟(這個比喻好像不錯)。 二、本書重點 作者成甲是在得到平台上的說書人之一,主題是聚焦在知識管理,出了兩本書,分別是《精準學習》、《精準思考》。 本書的關鍵字是「臨界知識」,指的是比一般知識更具有決定意義的知識或原則。用比喻的方式來說,就是籃球比賽關鍵時刻,教練會派出去的關鍵戰將。 本書我認為是作者向投資界大師查理.蒙格致敬。之前我看過一遍《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深感查理老先生境界之高,反思一己之渺小,實在是難以下筆寫好一篇文章介紹之,只能暫時將書本束之高閣,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待未來三五年之後再來檢視是否跟大師的境界接近了一些。 看完這本書後,我認為該書是一本看懂《窮查理》書中一些精華概念的極佳跳板。 本書主要介紹在學習路上的: 2 個心態 3 個方法 3 個技巧 7 個臨界知識 方法和技巧我認為在概念上是有些重疊的,所以只會簡單介紹不加以贅述。我想把主要重點放在最後的七個臨界知識,並且運用學習法中的視覺記憶+口訣提供能帶著走的好記法,以及自己的實際運用流程,將這些經典的知識融入在自己的思考、行動中,希望能幫助到同樣在探索學習方法的你。 這邊先簡單提示一下這些概念: 1️⃣.2 個心態 綠燈思維:擁抱新的觀念,擺脫習慣性防衛的行為模式,這個概念就是《大腦喜歡這樣學》書中介紹的定勢效應。 慢:慢慢來比較快。研究學習到現在,唯一和這個概念衝突的只有之前閱讀方法中的「速讀法」,但是我想到曾經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慢不該慢到不值得,快不該快到有損於滿足與理解。《如何閱讀一本書》p.51 2️⃣.3 個方法 反思:一個自我回饋的方式。 教學:以教為學,搭配使用費曼技巧。 刻意練習:元認知的概念。 3️⃣.3 個技巧 紀錄:人的記憶力很有限,唯有透過紀錄,才有辦法實踐下一階段的回顧。 回顧:和反思基本上同樣的概念,我認為定期地做這件事會產生複利效應。 付費購買:這部分我認為有一點點在推銷得到產品的味道,但是用錢來購買人家投入大量時間的專業,的確是一個硬道理,當然前提還是要衡量自身狀況,以及能分配的學習時間。 4️⃣.7 個臨界知識 這部分我們放到下一段來說,因為內容太精彩了,需要先喘一口氣。 三、重要概念 ☎️ 黃金話筒+歐巴的安全腹肌 啊哈,我知道你看到會覺得這是什麼很瞎的一串文字!我運用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心智圖學習法》當中提到過的:視覺記憶、故事串連、口訣法等方式幫助記憶。尤其是自己發明的就一定可以記得起來,當需要運用的時候,也沒那麼困難了。 這邊只有七個思維模型。想一想,在《窮查理》一書,查理.蒙格提到他本人所擁有的思維模型就有超過一百個。我們還有很多時間學習成長,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慢慢的掌握、擴張這些重要的思維模型,絕對是件趣事! 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口訣背後所代表的思維模型,也就是書中作者所謂的臨界知識吧! 黃金話筒+歐巴安全腹肌 1️⃣ 黃金 → 黃金思維圈 很簡單的一張圖就可以表達,就是多去思考和新的…

《大腦喜歡這樣學》大腦使用手冊的10個超好記憶重點

《大腦喜歡這樣學》大腦使用手冊的10個超好記憶重點

一、為何而讀? 學習如何學習 根據自己設定的短期目標,來到分享探索學習如何學習這主題的第2 篇文章。 在上一篇《超速學習》當中,發現了很多好用的觀念和方法,也持續運用在生活上做實驗,覺得十分有趣、有挑戰性。但是學習的腳步也不能停下來(也不能太快)。 看完上一篇超速學習者的個人經歷後,這本書想要換換口味,透過科學的方式來了解學習和大腦之間的關係到底有什麼關聯?如何透過科學研究的成果來幫助學習更有效率?有哪些觀念還有方法是我還沒探索到的。帶著這樣的心情來讀一本書,就會覺得欲罷不能。 老實說,在《大腦喜歡這樣學》這本書中我學到的東西更多,也讓我有更多的反思,期待跟你分享書中的精華內容! 二、本書重點 本書的作者 Barbara Oakley 是一位電機工程、資訊工程學碩士、系統工程學博士,她同時是 IEEE (電機電子工程協會生醫工程會的副理事長)。 擁有眾多的頭銜,你一定想像不到她竟然從 26 歲才認真開始學數學! 在此之前數學和科學一直是她頭疼的科目,在求學過程、生活當中面對這兩個學科的挫敗不可勝數。 然而,過去真的不能代表未來,所以她書中多次提到一個概念: 人們容易討厭自己不擅長的事,但若越做越好,就會越樂在其中。 我們對擅長的事物容易產生熱情,但,錯就錯在我們以為對不擅長事物,永遠不會有熱情。 書中拆分成五大主題,每個主題我會挑幾個打動我的重點來分享。 學習與大腦的關聯 不再拖延 記得牢 學得更深入 總結方法和技巧 準備好,我們要開始學習囉! 1️⃣.學習與大腦的關聯 大腦兩種學習模式: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 專注模式就是我們在閱讀、學習、專心在處理一件事情時的狀態;而發散模式則是退一步,用宏觀的角度來思考、規劃、構思。學習的過程同時需要運用這兩種狀態來幫我們建立、鞏固記憶組塊(下一點介紹)。 記憶組塊:在學習過程,一個有意義資訊的集合。 人的記憶可以概分為工作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而人腦的工作記憶可同時記住的東西大概就是 4 ~ 7 項,視要記住的東西而定,。Magic7 是我之前在《清單革命》提到過的概念。作者在此書中比較偏向使用 4 這個數字,對於新學習到的複雜觀念,我認為是很合理的假設。先有這個記憶組塊的觀念,接著就是要認知如何建立它、鞏固它。 休息:停下來或是睡覺。 睡覺的重要性對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飛行員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安全。而安全有賴於清楚的頭腦產出的專業表現、判斷。沒有睡飽,不論在年度考試、線上飛行表現基本上都不會太好,這是前人和我自己血淋淋的經驗。但是停下來這個觀念就深深打中我了,後面會聊到為什麼。停下來意味著:把時間分享發散模式,讓記憶組塊得以建立的更牢固(如鋪磚塊示意圖:要給水泥時間風乾),停下來才得以做到以下事情:思考、創意、運用。 2️⃣.不再拖延 習慣養成四部曲:提示→行動→獎賞→信念。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一書中所揭示的概念,其實坊間講習慣的書大多脫離不了這個模式,再多就是加上動機這個元素。我們不斷學習,不斷累積對於一個概念的相關知識、常識,其實到最後終將走向簡化的過程。而習慣四部曲我認為就是一個很好記,也很好用的簡化產物。(簡單到本來想寫《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閱讀心得都不打算寫了,因為整本書精簡後就是這四個點 ) 秘訣:計畫、分割、工作日誌、先吃掉青蛙、冥想、轉念、安排休息… 這些觀念也都有分別介紹到,坊間關於生產力的書也著墨不少,我就不在此多做說明。後面會分享對我個人影響最深的點為何。 健康的拖延:留時間給發散模式。 這個概念一再的重複,因此也一再的打動、敲醒我。 在開始學習或是做任何事情前,不要急著想要一頭就栽入,先停下來思考、計畫一下,多花個幾分鐘去構思整件事情該如何進行將會省下很多時間。呼應到《超速學習》中建議,可以用執行計畫的 10% 來做事先的研究規劃。 沒有這種思維,就像一個人還不會游泳,來到池子邊就想要跳水一樣愚蠢。 3️⃣.記得牢(第三段會結合1,3,4的技巧實際運用) 視覺記憶/視覺隱喻:人腦對於畫面的記憶遠勝過於其它方式。尤其是誇張的、對比性大的、色彩、好笑有趣的影像會記憶特別深刻這個部分我在之前的心智圖文章中有提到過。 記憶宮殿:將想要記的東西和一個空間連結在一起。…

《超速學習》掌握學習法的5大步驟與9個法則

《超速學習》掌握學習法的5大步驟與9個法則

為何而讀? 學習如何學習 因著前陣子在研究效率和時間管理相關的議題,以及讀完《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一書後,發覺自己對於「學習如何學習」這件事深深的著迷。人生在世的時間就是那麼的有限,想要學習、探索、體驗的事有那麼多,如何用有效率的方式正確的學習來理解這個世界,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此這幾篇的文章分享也會圍繞在學習如何學習相關的主題上。 本書重點 本書作者為 Scott Young. 以自己為實驗對象:一年完成 MIT 四年課程、一年內學會四國語言、一個月內學會素描,並作為書籍封面的吸睛標題。我也相信他本人確實做到了,才有辦法如此有說服力的解析學習的方法。全書重點在於介紹學習的9大法則,最後搭配5個步驟,交織而成一個有系統的學習框架。我將針對每個主題,簡單介紹我所理解的概念。 9大法則 1.後設學習:不要急,先問問題、做好計畫再開始 如果我看得比別人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 – Isaac Newton 3W:問 Why, What, How? Why:釐清動機。先問自己為什麼要學這個,這是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What:做什麼?釐清知識的分類:觀念、事實、程序。有者這一層概念之後,就知道要從何下手。 How:怎麼做?向標竿學習、找資源,然後先往目標努力。 研究:10% Rule:估計自己要花多少時間習得這個知識或技能,然後用估計投入學習時間的 10% 來做前置的研究,並且隨著學習過程持續進行研究,用以調整方向。 2.專心致志:承認所處狀態,從小處著手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 聖嚴法師 專注可以分為開始專注(反:拖延)和持續專注(反:分心)。 我個人是比較少有持續專注,也就是分心這方面的問題,反而開始專注(拖延)的症狀比較明顯。 解決拖延症狀,就是要承認它,給自己五分鐘,接著搭配 Pomodoro 方法來延續。 解決分心症狀,則是要思考原因為何,著手解決。常見原因有: 環境:讓自己置身於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 任務:任務是否太大?不夠具體?沒有確實切割?都是可能造成拖延的原因。 自己的心:心裡被某些事情佔據了,當下沒辦法專心去學習。 3.直截了當:直接做想擅長的事 能找到噴泉的人,不會去找水潭 – Leonardo da Vinci 這邊提到一個很棒的例子就是語言學習。如果今天置身在一個語言不熟悉的國度要快速和別人溝通,那麼讓自己置身在大量會話環境中絕對比拿著單字書死命的嗑效果還要來的好。這邊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 以計畫為基礎:以終為始。呼應到一開始問自己的 Why 以及計劃制定。 沈浸式學習:把一個人丟到國外學習外語。 模擬法:如同裡用模擬機學習飛行,有些技巧並非一定要在實際情況才能習得,透過一些科技可以幫助我們彷彿置身在類似的場景中。 實戰法:演講練習。透過大量的演說練習,讓自己得到即時的反饋。 先暫時省略掉與使用情境不相關的一些知識、技能部分,專注在要使用的知識、技能。 再舉一個例子:當想要建立一個手機的 APP,就去選擇對應的程式語言和工具來開發,而不是了解手機的構造或是演算法等等沒有直接相關的知識。努力錯了方向就會像這隻螃蟹一樣,一不小心就掉進了無底深淵…

《心智圖學習法》掌握心智圖的五大要點

《心智圖學習法》掌握心智圖的五大要點

為何而讀 學習如何有效學習 過去求學過程,雖然讀的學校看似還不錯,但我自認為不是一個很有效率的學習者,比較像是苦幹、土法煉鋼的方式,努力堆加自己的知識庫。直到進入航空公司訓練後,一次經驗深深震撼到我。 先簡單說說飛行員的訓練過程。 在國外受訓完小飛機的訓練平均大約一年,接著到成為一名合格、合法駕駛民航機駕駛的過程需要再經過一年到一年半不等的密集、扎實訓練.航空公司訓練過程大略切割如下三大階段: 基礎訓練:學科、術科(模擬機) 機種訓練:學科、術科(模擬機) 實機訓練:本場訓練、航路訓練 每一個大階段的結束都會有一個大考試,各個小階段也會有密密麻麻的考試。沒錯!這就是飛行員的人生,不斷的考試。一定有人會這麼說:「啊這就台灣學生的強項嘛!」但是當這個考試攸關到飯碗保不保的住,我相信只要是正常人,就不會是這種講幹話的心態了 。 回到開頭的故事,公司第一階段的學科考試,要求學員在一個月內掌握七個科目(飛機系統、法規、天氣、空氣力學… 等)的知識,結訓考試以抽籤選題目上台寫板書+一邊講解的方式考核學習成果。這對我來說,是種從未有過的體驗,我只有坐在書桌前,拿鉛筆、教科書,教小朋友算數理的經驗。 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來了! 曾經在某堂課,地面講師上完發動機課程後,班上一位同學,在當節下課後,立馬將剛才講師所教的東西,結合考試題目直接在白板上畫出,並流暢地講解答案,這下可真震撼到我了。那感覺就像第一次到 NBA 現場看球賽般的驚訝和佩服,也了解了自己跟聰明人的差距有多麼遠。 當下似乎有一顆種子在我心中萌芽了,一顆習得學習超能力的小小種子。 新冠疫情期間,由於班變少,上完班後隔離、隔離後上班的無限循環,讓我得以有時間大量閱讀、學習、思考。直到現在,我可以清楚的了解那個「超能力」是怎麼發生了,其實說穿了就是有沒有用對「學習的方法」罷了 ! 在學習投資的過程,意外探索到這個過去曾聽過,卻從未認真研究的大腦快樂學習法 – 「心智圖學習」。 二、書籍大綱 坊間介紹心智圖的書多的不計其數,而這兩本在我購買前做過功課,我認為算是最正宗了。 為何是兩本不是一本呢?因為博客來它有同捆包式的 Bundle 綁在一起賣,一本名叫「超高效心智圖學習法」,另一本「心智圖法理論與應用」。前者薄後者厚;前書作者為心智圖發明人 – Tony Buzan,後書作者為台灣心智圖推廣人 – 孫易新。 兩位無庸置疑都是該領域的大師.以下列出兩本書的差異點和重點: 書名 作者 頁數 重點 超高效心智圖學習法 Tony Buzan 172 1. 2 成篇幅介紹理論,8 成介紹方法 2. 方法含括:學習法、速讀法、記憶法、心智圖法 心智圖法理論與應用 孫易新 344 1. Buzan 書中有提到的部分,這本書也都有提到。不論是理論或方法,可說是前書的加強版。在理論部分,結合大量的研究資料,整理出重點。透過這些理論的來龍去脈(What),可以更知道要如何(How)正確、有效地使用心智圖。 2. 不論在心智圖、記憶法、速讀法、學習法的部分,都提供清楚的步驟描述。使用心智圖篇幅,甚至一步步帶讀者們,手把手閱讀文章,萃取重點,以繪製心智圖。書中亦提供不少心智圖範本,讓初學者可以清楚掌握如何實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