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能制勝

《跨能致勝》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的低效能閒逛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為何而讀

關於學習方法,之前曾寫過一系列的學習研究文章討論研究。

跨能致勝》這本書的出現,算是為自己 2021 下半年度,拼湊學習方向的一塊拼圖。

本書受眾多名人肯定:Bill Gates 2020 選讀、《異數》作者大力肯定、歐普拉 2019 選書,以及國內《人生路引》作者楊斯棓、作家顏擇雅等人跨能推薦,不論你對於學習這件事是否有興趣,都非常推薦你可以翻翻看這本書,用不一樣的觀點,顛覆你心中「一萬小時」的天才迷思。


跨能致勝》全書重點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蝟只曉得一件大事。
Archilochus 古希臘詩人

相較於「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作者在書中舉諸多例子說明,橫向的跨能特質,相較縱向專業化技能,具有更多後發優勢。

專業化 vs. 多樣化,看似是天秤兩端,實則不然。

世上大部分的人,至今仍從事單一領域、傾向單一專業的工作。然而資訊普及化的環境,在專業領域,做到跨領域思考、提出關鍵問題、解決行業困境的人才,才是未來所需要的 π 型人

我以一張圖解釋書中的所有概念,描述 T 型人與 I 型人各自的優缺點、行事作風,來說明 π 型人需具備的能力特質。

π 型人能力特質

跨能致勝》3 個重要概念

 Tiger Woods 和 Roger Federer 

贏在起跑點

書中一開始提到 Tiger Woods 和 Roger Federer 的生涯對照故事。

Tiger 七個月大,就從父親手上,拿到人生第一隻推桿,3 歲展露出對小白球的極佳天份,5 歲出現在高球雜誌,此後一路成為高界最年輕球王,世界第一在位週數史上最高。

Roger 則是從小學習滑雪、拳擊、游泳、滑板、籃球、手球、桌球、網球,一直到十多歲,才對網球產生濃烈興趣,接著就是你我皆知的網壇傳奇故事,20 座大滿貫冠軍、6 座 ATP 年終總決賽冠軍,以及 28 座大師賽冠軍,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網球選手。

書中的論點,以 Roger Federer 的學習探索方式為基調,強調「跨能」帶來的能力不容小覷。

內行門外漢

NASA 挑戰者號悲劇 

專業的發展到了極致,容易陷入過度專業的盲點;外行人的視角,往往會看見真正的事實。

NASA 挑戰者號悲劇 、普里斯利拉與吉爾的肌少症故事任天堂的發明都驗證了這個論點。

專業與多元並非無法並存的相斥概念。

在個人與組織中,兩個特性都要被兼容、並存,才不致於陷入本位思考、僵化模式、使用單一工具的死胡同。

當無法用數據證明潛在問題時,保持開放多元的觀點,在關鍵時刻特別容易起到決定性作用。

看不見的風險必然存在,沒發生是機運,一旦發生,損失往往難以估計。

新舊能力與問題的矩陣

新舊能力與問題的矩陣

書中最後篇章,提到一個很棒的概念。我試著用矩陣圖的方式畫出,以明確表達。

在變動的世界,有些舊問題持續存在。因著人類的文明、科技進步,問題得以用不同的方式被解決,像是《人類大命運》提到的饑荒、瘟疫、戰爭

隨著時間推移,世界產生新問題,我們傾向使用新方法、新科技解決,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高科技份子在做的事情,像是交通壅塞促進了高速鐵路、駕駛人危險誕生了自駕技術、地球危機為殖民火星科技推了一把。

然而,新問題未必得用最新科技才能完成,現有、已成熟的技術,也可以同樣達到同樣效果。在彩色手持式電玩被創造的時代,任天堂 Game Boy 以 2.5 吋灰階螢幕,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個人心得

人生並非單選題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483213097419-365e22f0f258?ixlib=rb-1.2.1&q=85&fm=jpg&crop=entropy&cs=srgb

先專再廣,還是先博再深?

這是我在培養閱讀習慣的過程,常會問自己、也問愛書人的一個問題。

本書中,我對於該問題有了另一層新的思考,得到一個結論 – 「人生並非單選題」

這個態度,與中二的「小朋友才做選擇,我大人全都要」的心態又不太一樣。

書中明確點出,透過跨領域的思維,人們帶來探索、創新、突破的可能。然而在個人專業上,不可避免地得花時間,去深入了解領域知識。

所以重點在於平衡,而非偏廢其中一種立場。

透過廣泛學習,才能用不同觀點或工具,來解決專業上的瓶頸;透過深度研究,方可領悟專業箇中道理,見山又是山。

放手一搏的勇氣

沒有畏懼 live without fear.

這是今年網站的 Slogan,也是現階段我面對人生的態度。

努力學習、大膽嘗試、不怕犯錯、專注在過程而非結果。

讓自己盡情享受在每一個體驗的當下,是我現階段的生存之道。

這也呼應了書中「跨能」的概念,透過廣泛的探索、嘗試、分享,我持續經歷著如下的效果:

  • 自己:了解自己、看見自己持續改變
  • 他人:努力分享、連結於他人、同理於他人
  • 世界:看見世界多樣性、抽象類推所見所聞、看見自己的渺小

埋頭苦幹的耐力,稱之為「恆毅力」;多元跨能的應用,稱之為「創造力」。放手一博,就是解鎖個人才華的那把鑰匙。

低效率的閒逛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526573461737-b504d8040d92?ixlib=rb-1.2.1&q=85&fm=jpg&crop=entropy&cs=srgb

我們想要飛行車,卻得到 140 個字元.

– Peter Thiel

這是矽谷創投,《從 0 到 1 》作者 Peter Thiel 當年在反思矽谷創意瓶頸之下,所做的評論。

平心而論,人類進入 21 世紀後的重大突破,從某些角度來看是十分有限的。

1960 年代的登陸月球後,航太、生技、人工智能、核物理……,科技進展似乎沒有按人們期待的大破大立。網路時代看似快速提升人類生活水平,換到的卻是速食閱讀、假新聞充斥、群體弱智、人際冷漠、區塊鏈烏托邦……等現況,我們應慶幸牛頓、特斯拉、伽利略、愛因斯坦……身處的年代,沒有智慧型手機。

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時,我們省去低效率閒逛的時間,也正是探索、思考帶來創新突破的珍貴機會。

高度專業重複的事務,我們設法用「高效率」來解決;創新、突破的跳躍,往往需要「低效能」的方法成就。

這是一個我從未思考過的概念,而我也十分認同。同時反思自己,過去常覺得自己沒創意,似乎就是不情願給自己一點時間慢下來思考、體驗。

這一年多來透過持續學習、思考、產出的過程,發現自己並非只是資訊時代的消費者,而是在「刻意低效率」作業下的生產者,帶出來的連結與創意成果,是過去始料未及的!


跨能致勝》金句

學習本身最好慢一點,知識才會扎根。

最有效的學習會看起來缺乏效率,落居人後。

學習就如人生,過程最為重要。

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考方式。

一個人知道愈多內部細節,做的決定愈極端。

瞭解事物沒有比了解自己重要。

唯一恆定的就是改變。

創新的系統應有意識的保持廣度和極低的效率。


參考資源


說書影片推薦

思維咖啡

文森說書

下一本讀什麼?

跨能致勝》 博客來購買連結 推薦指數 4.5 /5 ⭐️⭐️⭐️⭐️⭐️

Amazon 評分 4.6/5 (5780) ⭐️⭐️⭐️⭐️⭐️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不吝嗇地 C.L.S. 或是右側欄位訂閱支持我。

Comment:歡迎在下面留言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行動
Like:或是在下方按個喜歡
Share:也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Similar Posts

One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