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區選股戰略》你花多少時間研究買冰箱,就該花多少時間研究買股票

一、為何而讀 閱讀經典 提升財商 這本書是讀書會成員 Clare 在月初借給我的書籍。她很細心的歸納了書中所介紹的六種股票類型,以及挑選好標的的方法,文章連結在此。 因為是借來的書,就會有種壓力 push 自己可以趕快看完歸還原主。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我花了不到兩週的時間看完消化,就把讀書心得擠出來了 。 研究投資的時間,掐指一算也快要半年有了。從最初完全不懂股票是什麼的門外漢,到最後開戶、下單、選標的、做資產配置,發現每件事都是需要耐心、也需要不斷精進、改良。而這一切都需要持續的更新腦袋才有辦法做到,選擇我最喜歡的方式 – 閱讀。 閱讀大師經典來一窺大師的心路歷程。 二、書籍大綱 Peter Lynch 是當代投資業界的傳奇人物之一,以靈活操作及大量持股聞名,投資效率和巴菲特相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於富達基金的年平均複利報酬率達29.2%)。以他獨到的眼光和操作手法來操作投資標的,相信崇尚成長型類股的投資人都會對他的方法感到興趣。 這本書於 1989 年出版,他本人則是於 1990 年退休,我認為此書可算是粽整他過去投資路程的精華回憶錄。書籍分為三個大標題來描述他的觀點:準備投資、挑選贏家、長期觀點。透過大量的歷史交易事件還有股市數據分析、現象佐證他自己建構出來的觀點,協助投資人能夠在股市中提高勝率。 我在閱讀統整後,自己用三個重點來總結書中的概念: 1️⃣ 持續關注興趣圈的基本面 2️⃣ 妥善分類 3️⃣ 適量持有 我認為以上三個重點就是作者想表達給所有散戶投資人的觀念,只要好好掌握,散戶投資人績效絕對可以比所謂經理人還要強(限制更少、操作得以更靈活)! 三、概念界定 1.持續關注興趣圈的基本面 第一點的句子是我自己歸納出來的。每一個選字我認為都是重點,以下就分別拆開來講解: 持續:這個觀念我認為和價值投資(長期持有)是類似的。 首先我們達成一個共識就是你對於投資的標的有清楚的了解。所謂了解是代表知道這間公司在做什麼?如何賺錢?成長的狀況、財務報表等基本面有所掌握,這才叫一個基本的了解,接著才會考慮買進。 假設買進了,當然要持續關注他,就像你從花市買了一盆漂亮的花,你不關注它、愛護它,難道是鄰居幫你澆花嗎?持續的關注就是要了解你當初買進它的理由是否仍然存在,如果是,就別擔心,若沒有,就要考慮把它“換掉”,不論價格。在書中的比喻:擺著爛股不放就像是一直幫雜草澆水而已。 關注:持續關注的另一個面向就是對於生活周遭的關注 – 保持好奇心(打開探索雷達)。多去觀察周遭所發生的事情、新開的店家、大家在排隊的商品,處處都是可能的投資機會。 而另一方法我認為就是閱讀,透過閱讀,可以增加自己的視野,更容易去看見一些之前看不到的概念或是拓展自已的興趣圈,這也映證查理蒙格曾說的一句話:我這輩子遇到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 沒有!一個都沒有! 興趣圈:做任何事情,興趣很重要。如果今天人家報了一支明牌,你沒有經過研究就糊裡糊塗買進了,如果賺到了,那是運氣好,接下來的問題一定就是然後呢?何時要出場?何時要加碼?如果這是一間你完全不會有興趣的公司,你壓根兒不會有興趣想要來研究它,後果就是當它變成雜草的那一天你還是不知道它現在是雜草還是美麗的花 基本面:基本面的重要性是短線進出市場操作類型的人(我認為尤其是當沖)不會去在意的。然而基本面卻是看見公司的價值的第一步。 然而為什麼大部分人會不想看呢? 因為惰性使然,因為覺得難、覺得花時間、覺得看不懂…… 人的行為傾向所導致的結果在某些情況看下來實在是很好懂,也確實是個必然,這就造就了為了股票市場的散戶大多輸多贏少。所以研究基本面之後再投資一間公司絕對是必要的。書中舉了很多建議方法,我認為這都可以納入個人選股時作為參考條件。 ✅ 建議行動:追隨大師腳步,一步步建構自己的投資 SOP。 2.妥善分類 書中將股票分為六大種類,分別為緩慢成長股、穩定成長股、快速成長股、景氣循環股、轉機股、資產股。在 Clare 的網誌中有詳細介紹、舉例這些股票的特性和舉例可以參考。每一支股票(或說公司)都一定會經歷不同的階段,被歸類到相對應的股票類別,通常是“快速成長 → 景氣循環股 → 轉機股“ 這樣的循環。我很喜歡作者提出來的一個觀點,就是思考自己正在經歷哪一階段,把分類股票的概念套在自己身上,我自己認為正在經歷快速成長期,並且意識到自己有天終將轉變為其他的類型(時間的必然)。因此好好把握現在的時光,持續以複利的方式推動自己每天進步,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斷捨離實作分享 – 4個步驟,簡單告別雜物

一、故事緣由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擾,家裡或是自己房間的東西多到一個罄竹難書(雙關)的地步,想說有時間我一定要來好好給它整頓整頓一下,通常這種機會根據我的經驗比較可能會發生就是在過年前後。因為放年假了,清潔隊會有回收大型物品的服務,加上除舊佈新的習俗,從內到外都要來一個大改造、大整理的過程,好像不給它整個翻過來就不叫大掃除,不算過年。 對於我來說,因為工作形態的不同,所以這種機會其實扣掉上班的話可說是天天有。 可惜的是,在閱讀完《通往財富自由之路》、《GTD》、《一天工作4小時》等書籍之後,我對於時間珍貴性以及選擇工作委外的意識非常敏感,除非在精神狀態比較低迷的長班之後,或晚上要報到的白天班,其他時間基本上都在學習或是創作,絲毫不想要投入時間來做清理這件事(清理思緒除外)。 直到某一天,我發覺近期資訊量的輸入已經有點超載了,我想要透過一些不同的方式來調整、控管我資訊輸入、輸出的方法。於此同時,我決定停下腳步來整理手邊雜物,從3C產品和書堆開始,清潔、整理、分類、定價、上架、面交,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其實比我想像的還要少,執行的效果也出奇地好($9300/2d,總共約花費 12h 工時)。 以下來分享一下我自己個人的實作經驗還有流程分享。主要分為 3C 和 書籍類。 二、實作流程 我將整個斷捨離的行動簡單拆解為四個步驟(我知道步驟越簡單,動手開始的抗拒會越小 ),每個小步驟會再拆分細項補充說明。 這次斷捨離的物品主要是: 3C產品:Macbook Air 2012 Mid 筆電、PS4 二手傢俱:家樂福牛角靠枕 二手書籍:短時間內不會想花時間看的書、買了後悔的書、別人送但不想看的書… 四個目標及細項說明如下: 1.設定目標 時間有限,雜物無限 ‍♂️。 不要想一次到位,一口氣就把房間清理乾淨,除非平常就有保持清理的好習慣,不然實在不可能!靜下心來坐在桌子前思考一下: 有多少可用時間 要清理什麼?(最想要眼不見為淨的東西是什麼?能產生最大效益的是什麼?) 階段目標為何?(禮拜X前我要在我眼前清掉XX) 把這件事當作一個計畫一樣,花個五分鐘思考一下,會省下在整理過程中很多鬼打牆的時間,然後舉我例子違例,我一開始選擇了單價高、玫在使用的 3C 產品來處理,讓我對於這件事情有了很正向的回饋,也成為了激勵了我之後持續做下去的動力。 2.清潔整理 保持清潔 緬懷時光 適當分類 這些不需要的雜物,往後的去向不是到需要的人手上,就是到回收站。 由於在清理、搬運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很多塵蟎,我個人是全程戴口罩在做整理,因為實在過敏太嚴重,所以會適時使用施不來擦拭表面灰塵、髒污,讓東西轉手給別人的時候也是乾淨的狀態,彼此都舒服。 這個時候另外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未必要的物品拍照,目的除了後續的轉手拍賣以外,另一個就是緬懷時光了。雖然我沒看過《斷捨離》、也還沒看過《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但是裡面的一些基本概念略有耳聞。 人們傾向於留一些東西在身邊,就是希望未來的某天會用到、某天會再拿起來看看他,緬懷當年自己多麼「英俊、美麗、愚蠢、努力、癡情…」恩~我想任何辭彙都可以塞在這裡吧 。那麼容許我告訴你一件事:「那個未來的某天就是現在⌛!」用力拍吧,心血來潮的話,上傳你的社群軟體跟朋友分享當年的酸甜苦辣,這是一個最棒的機會了! Have fun but don’t take too much time! 我們還是要繼續朝著目標前進 。 在這個階段可以為你要清理的物品先做一個簡單的分類、管理,省去未來上架的時間。 我這次整理了書櫃上所有不想看的書,因為書籍的分類方式可以很制式(太花時間),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做簡單分類,為的就是之後販售可以讓事情變得簡單一些。所以我把書依照分類排放,然後在手機記事本簡單地替每個分類做簡單的預計估價。 可能的話建議放點 Podcast、有聲書或是來點輕鬆的音樂,典型的一心多用不浪費時間作法,清理工作的同時仍然保持自己的生產力。 3.分類上架 平台選擇…

站在巨人肩膀看世界 – 15 個改變生命的領悟

文章緣起 這是一篇很隨機的文章,不在原先部落格週更計畫的產物。 會想寫這篇單純是記錄自己的感動。一隻讓我得到 “AHA moment” combo 15 次的感動! 該影片內容來自前人智慧、 Youtube(改變了這個世代取得資訊的便利性)、影片創作者的統整能力。 想打鐵趁熱在看完後,立刻簡單統整(原作者已經做得很好了)、翻譯(該影片似乎不支源中文字幕)最後疊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分享。 最近在研究 iPad Pro 的產品,希望買一台 iPad 增加自己學習產出的效率,所以上網找些 Youtuber 分享經驗,不經意看到他的影片 Ali Abdaal 是這支影片的作者,他是我最近 follow 的 Youtuber,職業是一名醫生,但閒暇之餘,高效率的產出高品質的影片,分享的都是我有興趣的主題。 而這篇文章主要就是簡單翻譯Ali Abdaal 影片中提到 15 個改變生命(Life changing)的思維。 15 個改變生命的領悟 Daily Highlight/ 設定每日高光 高光這個詞彙應該是從對岸來的,很俗但是我喜歡。意思是每天為自己,設定一個最重要的任務。 我認為 1️⃣這個數量或許因人而異。如果一開始學習時間管理,沒辦法有效控制時間,那麼 1️⃣ 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入門磚。 若已有了一定的時間控制,我認為 Daily Highlight 3️⃣ 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這個建議背後的心理機制,其實就是專注於小目標的實現,㴰讓自己因達成目標而有滿足與幸福感。 If this ins’t nice, I don’t know what it is/ 凡事謝恩…

《清單革命》不照劇本比較帥?

《清單革命》不照劇本比較帥?

為何而讀 避免犯錯 、增加工作效率 、學以致用 《清單革命-不犯錯的秘密武器》這本書可說是為了滿足自己特的需要下訂的書。 之前閱讀比較是概覽式的吸收,為提升財商、了解價值投資大師想法、時間管理、生產力…… 這種相對大領域主題的學習。而會想看這本書,單純是為了「建立人生清單」計畫。希望透過自身在飛行領域大量使用清單(Checklist)的經驗,轉化於生活應用,減少自己在做一些 routine 作業犯錯的機率。 也期望透過閱讀這本書,來了解一名專業醫師對於清單這件事如何思考。 書籍大綱 作者是一位外科醫師,在醫學領域可說是相當活躍,他不僅僅在美國擔任外科醫師,更致力於提升國內外、乃至全世界醫療水準。透過參與 WHO 醫療計畫,提升第三世界國家的手術成功率、降低術後感染、協助第三世界國家衛生水平,都有相當的經驗和貢獻。 由於他的好奇心,將探索清單使用的觸角,延伸到其它專業領域:他發現舉凡建築、餐飲、航空、創投業… 等行業。都有貫徹清單使用的影子。 最早開始使用清單(本文交替使用「Checklist」)的行業當屬航空業。因為早期一台飛行器製造出來,有很多的操控面、按鈕等需要注意、執行。當一個系統的複雜度超過人類所能輕易掌握的時候,這時候就是清單派上用場的時機了。 使用清單,能避免很多錯誤。即使某些錯誤發生的機會微乎其微,然而一但特定的錯誤發生了,後果往往是難以承受之痛。尤其一些特定類型的錯誤在航空業的容忍度又比其他行業又來的更小一些(想像一起飛安事件影響機上人命的數量),因此大量使用清單就變成了航空業的特性。 作者使用大量故事來說明「使用清單」的重要性、心態和做法。他並不提供一個手把手的創造清單步驟,因為這也違背了創造清單的精神。我根據書中的重點,歸納出一個好的清單應要具備以下 3 個特色:設計面、使用方法、背後的精神。 A. 清單設計 1.精簡 將清單應用於醫療場合也是近期才發生的事。 作者一開始在自己醫院開刀房推行清單使用時,上面大大小小共有 19 個項目要執行,這在執行上的時間可能會耽誤了手術搶救病患的緊急性。因此拿捏好清單上的項目存在的必要性和時效性,是一個不斷要找尋的平衡點。 我個人的認知是將流程(我們常說的 「SOP」) 和 「清單」 分開來想。這樣一來,只需要把精華重點留在清單當中就好。 Magic 7 是一個神奇的數字,根據腦科學研究, 7 是不會對人腦過於負擔的數量,當然我們不是硬要去記住它,但是將項目縮減到 7 +/- 2,對於執行清單上的意願比較不會給人帶來壓力或抗拒。 2.持續修正 根據事件發展狀況,對清單持續修正。 以作者在醫院臨床的清單使用狀況,他們也是在執行之後,根據狀況不斷調整以獲得最有效率的一個清單列表,這個修正的過程仍然是持續進行的。 以航空業舉例,每每發生了一件攸關飛行安全的事件,飛機製造商都會針對該事件去評估現有的飛機、程序設計是否需要改進已臻完善。而分析後的結果,就會再評估是否要修正現行的 SOP、Checklist,這正是「持續修正」原則的體現。 簡而言之,將一本厚度可能達數百頁的飛安報告,精簡在清單裡的幾行步驟,就是這些飛安專家們對於提升飛行安全的作法,而飛行員就是利用清單來做執行、把關的最後那一道防線。 3.授權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延續上一點,持續修正有賴於團隊成員的意見反饋。 團隊的好處是人多,可提供不同的思考面向,因此權力下放和反饋機制就變得非常重要。書中提到幾個在使用清單要考慮的精神面:「責任、技術、無私、紀律」。 一個專業的合作團隊,共同的目標無非是要有效率地執行一項任務,並期望呈現最好的結果。 以醫院來說,或許是提供患者一個安全的開刀環境、精準的手術執行過程、理想的術後療程;以飛行而言,就是提供旅客一趟安全、舒適、準時、經濟的飛行旅程體驗,讓乘客開心出門、平安回家。好的結果有賴於團隊擁有有共同的目標方能達成。 擁有共同目標為前提,團隊的溝通協調就必須持續發生,其中的 SOP、Checklist…

《心智圖學習法》掌握心智圖的五大要點

《心智圖學習法》掌握心智圖的五大要點

為何而讀 學習如何有效學習 過去求學過程,雖然讀的學校看似還不錯,但我自認為不是一個很有效率的學習者,比較像是苦幹、土法煉鋼的方式,努力堆加自己的知識庫。直到進入航空公司訓練後,一次經驗深深震撼到我。 先簡單說說飛行員的訓練過程。 在國外受訓完小飛機的訓練平均大約一年,接著到成為一名合格、合法駕駛民航機駕駛的過程需要再經過一年到一年半不等的密集、扎實訓練.航空公司訓練過程大略切割如下三大階段: 基礎訓練:學科、術科(模擬機) 機種訓練:學科、術科(模擬機) 實機訓練:本場訓練、航路訓練 每一個大階段的結束都會有一個大考試,各個小階段也會有密密麻麻的考試。沒錯!這就是飛行員的人生,不斷的考試。一定有人會這麼說:「啊這就台灣學生的強項嘛!」但是當這個考試攸關到飯碗保不保的住,我相信只要是正常人,就不會是這種講幹話的心態了 。 回到開頭的故事,公司第一階段的學科考試,要求學員在一個月內掌握七個科目(飛機系統、法規、天氣、空氣力學… 等)的知識,結訓考試以抽籤選題目上台寫板書+一邊講解的方式考核學習成果。這對我來說,是種從未有過的體驗,我只有坐在書桌前,拿鉛筆、教科書,教小朋友算數理的經驗。 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來了! 曾經在某堂課,地面講師上完發動機課程後,班上一位同學,在當節下課後,立馬將剛才講師所教的東西,結合考試題目直接在白板上畫出,並流暢地講解答案,這下可真震撼到我了。那感覺就像第一次到 NBA 現場看球賽般的驚訝和佩服,也了解了自己跟聰明人的差距有多麼遠。 當下似乎有一顆種子在我心中萌芽了,一顆習得學習超能力的小小種子。 新冠疫情期間,由於班變少,上完班後隔離、隔離後上班的無限循環,讓我得以有時間大量閱讀、學習、思考。直到現在,我可以清楚的了解那個「超能力」是怎麼發生了,其實說穿了就是有沒有用對「學習的方法」罷了 ! 在學習投資的過程,意外探索到這個過去曾聽過,卻從未認真研究的大腦快樂學習法 – 「心智圖學習」。 二、書籍大綱 坊間介紹心智圖的書多的不計其數,而這兩本在我購買前做過功課,我認為算是最正宗了。 為何是兩本不是一本呢?因為博客來它有同捆包式的 Bundle 綁在一起賣,一本名叫「超高效心智圖學習法」,另一本「心智圖法理論與應用」。前者薄後者厚;前書作者為心智圖發明人 – Tony Buzan,後書作者為台灣心智圖推廣人 – 孫易新。 兩位無庸置疑都是該領域的大師.以下列出兩本書的差異點和重點: 書名 作者 頁數 重點 超高效心智圖學習法 Tony Buzan 172 1. 2 成篇幅介紹理論,8 成介紹方法 2. 方法含括:學習法、速讀法、記憶法、心智圖法 心智圖法理論與應用 孫易新 344 1. Buzan 書中有提到的部分,這本書也都有提到。不論是理論或方法,可說是前書的加強版。在理論部分,結合大量的研究資料,整理出重點。透過這些理論的來龍去脈(What),可以更知道要如何(How)正確、有效地使用心智圖。 2. 不論在心智圖、記憶法、速讀法、學習法的部分,都提供清楚的步驟描述。使用心智圖篇幅,甚至一步步帶讀者們,手把手閱讀文章,萃取重點,以繪製心智圖。書中亦提供不少心智圖範本,讓初學者可以清楚掌握如何實作。 3….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比時間更重要的資源,就是你的精力與專注力

一、為何而讀 這本書是偶然在一間二手書店翻到的,被標題吸引,翻到目錄看了幾頁.發現都是我感興趣的內容,就把它帶回家了.因為正值人生大量閱讀的階段,所以我認為一開始的選書都會因著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來挑選.對於這本書標題、內容的著迷,應該就是我認為自己不足的部分,簡言之,解決個人的生產力,應該是我會想要來念這本書的原因. 二、概念界定 建立/定義自己人生個面向的價值觀和影響力,找出自己真正想改變(提升生產力)背後的動機. 掌握黃金生理時段: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舉例來說,清晰大腦的時段不要拿來滑手機、看電視;疲憊的時候不要想做關於創意產出的工作.那是在跟自己的身體對抗. 三重點法則:人的專注能力有限.可以的話,將每天專注的項目限制在三項.完成這三大項目之後,成就感隨之而來.這和另一本書『選三哲學』的概念不謀而合. 建立清單:計畫清單、等待清單、拖延清單、維修日清單…… 這部分參考 GTD (Getting Things Done) 也是一本談論生產力的好書,之後會再寫一篇關於這本書的想法. 用對方法:飲食、運動、冥想、睡覺、認識你的大腦結構、一次做一件事…… 三、個人心得 看完這本書後,我特別佩服作者的是他的研究精神.他願意辭去自己過去的工作,靠著家人、朋友的支持,用實驗的精神來大量的時間來研究生產力這件事情. 俾斯麥曾說:「笨蛋才從自己的錯誤吸取教訓,聰明人從別人的經驗中獲益.」 我相信這個世界會進步就是因為有那麼多這樣的「笨蛋」,然後他願意分享自己的錯誤之後,再由「聰明」的人從他身上學習.但是要勇於成為這個笨蛋也是需要十足的勇氣和決心的! 作者用了八大主題、26個篇幅來講述他在閱讀了各樣的科學研究文獻、書籍、影音資料後,自己實地去 try-and-error 的心得分享,非常值得一讀.最重要的是要照著書中的建議去思考、執行.在書中一開始有一個建立價值觀的練習,我覺得對於我個人幫助非常大. 當有了一個強大、明確的價值觀建立之後,做一件事情才會有動力、才會享受在其中,進入心流狀態.而這個價值觀把它寫下來、寫下來、寫下來(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之後,就會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有一本書叫做『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一句話歸納就是養成習慣的迴路就是「提示」→「習慣行為」→「獎酬」,當建立了這樣的機制,養成一個持續的習慣,我認為也是提高生產力的另外一種形式彰顯.因為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認知(價值觀),才能形塑我們個人的習慣.而習慣把時間花在哪裡,怎麼樣運用時間、精力、專注力來做事情,就是生產力的展現. 所以我個人歸納的順序是:價值觀 -> 習慣 -> 生產力.不知道各位讀者您是否同意呢? 另外一個想分享的觀念就是追蹤時間.財富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理財,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記帳,知道自己的錢都花在哪利.相對的時間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去記錄自己的時間都花在哪裡. 我在讀過此書之後,曾經使用 ATracker 這個的 APP 來追蹤時間,後來在持續學習、創造的過程中,目前是使用 Google Spreadsheet 來管理時間,方法百百種都是可以變通的,重點是背後的觀念. 四、觀念總結 這本書要整理的一個最大的重點就是定義何謂「生產力」. 它是時間、精力、注意力的集合.我蠻喜歡這樣的定義.坊間講時間管理的書很多,分享提高精力/精神的方法也不少,而近期在講注意力最打動我心的就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一書.結合這三個重點的書就是此書了. 我相信只要學會方法、用對方法,人人都能提高生產力!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博客來購買連結 推薦指數 4.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