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一場永無止盡的金融騙局

《貨幣戰爭》一場永無止盡的金融騙局

為何而讀 《貨幣戰爭》這本書是眾多作家的推薦書目,也常在書評留言中被提及。 一次在二手書店以 $68 的價錢入手了此書,實在非常划算,正好在此時對於國際金融知識欠缺的我,上了很好的一堂金融歷史課。 本書重點 本書採陰謀論觀點,闡述國際金融、貨幣是如何被少數的國際銀行家把玩。 書中引用大量的金融歷史與引言為證,以主觀敘事筆觸,試圖勾勒西方國家的貨幣遊戲。 書籍末了,作者期望中國在未來建立起黃金為基礎的貨幣環境,以抵抗歐美的債務貨幣浪潮。 作者介紹 宋鴻兵,九○年代初期赴美留學,主修資訊工程和教育學,獲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碩士學位。長期關注、研究美國歷史和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國媒體遊說公司、醫療業、電信業、資訊安全、聯邦政府及著名金融機構任職,是活躍國際的金融學者。(此段引用原書) 上網搜尋了一下網路上對於他的評價,是非常兩極的。這樣的人物,就更值得讓讀者去思考他說的話有沒有道理。 《貨幣戰爭》篇章重點 本書對我來說其實很難整理出單一或少量的重點,這段我強迫自己整理出前三章主題的重點和想法,後續二讀、三讀,或許有機會再擴充篇幅。 我想主因是過去不曾接觸類似的金融歷史書籍,每一篇章的重點都讓我感覺十分新鮮,也想要留下一些自己閱讀後的想法。 羅斯柴爾德家族 金錢沒有祖國,金融家不知何為愛國和高尚,他們的唯一目的就是獲利。 拿破崙 1815 篇章重點 羅斯柴爾德家族從 18 世紀起建構的金融情報系統,讓該家族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以控制整個歐美的經濟命脈。 梅耶.A.羅斯柴爾德,國際金融之父。是這一切故事的源頭。膝下育有十名子女,其中五位在歐洲五國建立起現代金融體系,串連為綿密的金融情報網,建構起堅不可摧的金融帝國。 我的心得 老高曾拍過一支影片介紹此家族,大隱隱於市的西方金融史鼻祖,實際上擁有的財富可能富士比的富豪排行榜加總都贏不了,他們的家族歷史,串起來就是富可敵國的傳奇故事。 在閱讀本書之前,我天真的以為 Warren Buffett, Jeff Bezos, Bill Gates 這些耳熟能詳的富豪是世上最有錢的人,現在我更相信,有那麼一群人,他們的財富是多到無法被計算追蹤的。 20 世紀石油巨頭 Rockefeller 以及仍在世的 George Soros 會是我下一個階段想研究的目標。 國際銀行家 我有兩個主要的敵人:我面前的南方部隊,還有後面的金融機構。 在這兩者中,後者才是最大的威脅。 林肯 16th 美國總統 篇章重點 國際銀行家心中打的算盤,與歐美國家政策推行、戰爭起因、經濟恐慌、元首刺殺案……息息相關。 案例如下: 1764 A.D. 《貨幣法案》 vs. 1775 A.D.  美國獨立戰爭 1833 A.D.  傑克遜總統打擊第二銀行,1835…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選書 11 個招與一流人士必備 8 大技能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選書 11 個招與一流人士必備 8 大技能

. 為何而讀 這本書,是在 2018 年,還沒有很會選書時期,幾乎是被書名吸引購買的書籍。 主要想解決的問題,就是了解如何選書和抓重點。 當時印象中有翻過目錄頁,內容看似是我想了解的,於是就買了。直到最近看到瓦基的推薦文章,這本書才重新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插隊了我原先排定的閱讀計畫。 總結一句話「值得」! 作者簡介 土井英司,Elies book consulting 有限公司董事長,電子報《商業書馬拉松》總編輯。 2000 年參與日本亞馬遜創辦計畫。能挑選暢銷的作品與作者,以嶄新行銷手法創造多本暢銷書,被稱為亞馬遜的王牌採購。2001年獲得日本亞馬遜的 Company Award。 之後自行創業,為多名作家經營品牌、打響名號,2011 年打造在日本銷量 158 萬本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另外像是《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等暢銷書,也都是出自他養成班的作家。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最吸睛兩大重點 選書 11 招 這本書前後扣掉後面的附錄不計算,不到 200 頁,卻是作者歷經數年,年閱讀量千本書籍之後,千錘百鍊的經驗分享,內容完全不拖泥帶水。 開頭第一章學到的技巧,其實就夠值回票價了。我認為學會這一招,將會省下很多人生最稀缺的時間資源。 經理人書籍,只選「創辦人」或「中興功臣」:能夠真正了解品牌的本質、擁有真本事 看「作者簡介」:當心XX客座教授、講師、參與XX研發計畫的灌水成分 作者要是「一流的變態」:狂熱帶來氣勢和深度 勿向「顧問」學實作:顧問缺乏實際經驗 勿挑「門外漢」寫的書:術業有專攻,在擅長的領域說話,比較有價值(踩雷機率低) 勿被「書名」欺騙:書名多由出版社決定,未必是作者想表達的理念 「專有名詞」越多越好:專有名詞多,可信度、專業度越高 「前幾頁」就很精彩,買下來:好的作者不會賣弄關子,書本前面就被吸引,就帶回家吧 大量「資料」佐證的書:作者用心地為讀者著想 「翻譯書」是好書的機率高:全球化趨勢,出版社願意推的翻譯書,往往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 注意「條列內容」:代表作者用心整理、分類、有邏輯 11 個重點,濃縮整理如上圖。 以上的選書策略,就像是個濾網,我認為市面上超過一半以上的書籍,應該都會被濾掉。 當然可能有些好書,因此成為遺珠之憾。我認為不同階段的學習者,有時會需要一個能用他理解的語言的作者寫的書,必須說這有時候是一種緣份。 一流人士的 8 大技能 作者統整在商業上常見的實用技能,並分享各技能中,他曾閱讀的 2~3 本經典好書。 在這邊不再一一列舉,有興趣的讀者們,不妨購買書籍做參考,並先問問自己欠缺哪個領域的知識。以網狀的方式建構、探索所需技能,相信有招一日,必定會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 個人體悟 搶不走的財富 知識不必繳稅。 喜歡閱讀的人,都有個特點,就是那股掩蓋不了,對知識的莫名狂熱。…

《超級思維》353 個思維模型與 9 大應用場景

《超級思維》353 個思維模型與 9 大應用場景

為何而讀 這本書是在閱讀前哨站的推薦書目,看了瓦基的介紹後,我就知道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想找的書。對我來說,這是聖經以外,一本快速掌握普世智慧的大補帖。《窮查理普通常識》書中提到的智慧,我覺得裡面八成的內容,都可以在這本書裡面找到,而其作者 Charlie Munger 也同樣為這本書背書推薦。 《超級思維》全書重點 作者 Gabriel Weinberg, Lauren McCann 是一對夫妻,皆畢業於 MIT (麻省理工學院),也是孩子的父母。 如果能夠回到過去,他們希望年輕的時候自己就能擁有這本書! 他們將日常不斷重複的「心智模式」(本文交替使用「心智模型」、「普世智慧」)整理成冊,傳給下一代,也期許每一位讀者,都能成為超級思維者。 書中列舉了 9 個不同面向的心智模型,我相信這是為了書籍編輯方便而產生的架構,諸多思維模型其實在各章節中可交替使用,我予以簡化如下圖。 最令我驚豔的3個心智模型 成本效益分析 書中第六章「眾多選項中,選出對自己最好的」篇幅中介紹該模型。 商科畢業的我,很汗顏之前從來沒有認真涉略過這部分知識,了解後,對於這樣的決策模型很嚮往。 該思維模型,由三大元素組成: 機會成本 通貨膨脹 未來不確定 我們必須要使用「折現率」的方式估算決策當下哪一個選項能得到最高的「淨效益」。 這個決策過程,如果每一步驟都十分嚴謹,過程必定曠日費時,就像研究一間好公司是否值得投資一樣困難。 更進一步的思考,關於政府的疫苗政策,航空公司針對未來機種的規劃,想必都是使用這種思維模型在估算。可惜的是現實的決策,往往被人治社會的政治、情緒帶著走,讓這個分析的成果前功盡棄。這種感慨,跟《致富心態》提到的合理勝過理性,有同樣的既視感! 公有地悲劇 第二章「預先防範,管控不如預期」篇幅中介紹此思維模型。它的概念是: 一片公有農地,人人皆有權利放牛吃草。 毫無限制的結果,就是資源稀缺,草禿了牛也死光了。 這個概念,向外延伸含括了:「小決定暴政、搭便車效應、煮青蛙效應」等思維。 解決辦法是:「長遠思考、系統思考、承擔風險」。 這套思維模型,應用於全民接種 Covid-19 疫苗的思考,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毫無限制:可以比喻為個人自由意志的無限上綱 資源稀缺:全求人民健康 每一個體的微小決定累積(小決定暴政),最終會導致系統性的發展(溫水煮青蛙),少部分的人可以持續堅持不打疫苗,或是只想等自己想要的疫苗廠牌,當群體免疫的門檻到達後,即使這群人未打疫苗,也能享受低感染風險環境之利(搭便車效應)。 每個人一生中會面臨無數的微小決定,我認為在做決定的當下,很難有所謂的對與錯,端看個人如何覺察、思考這整個局的變化。如果是一直看新聞、名嘴的話,那就是將思考外包了。 十倍速高效團隊 第九章「激發潛能,創造高績效團隊」,對於團隊文化的心智模型非常吸引我。 世界的進步,是無數人團結合作的美好成果。如何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擁有共同目標、打造出最好的產品及服務,是在當今無國界的社會必備的技能。 我將思維模型分類為團隊以及個人。兩種不同視角的思維架構,可作為領導人/個人的行動指南。 團隊/組織:組織招聘、文化創造、接納差異、帶人要帶心 個人:了解個體差異、當責態度、終身學習 以上只提供精煉後的指導方向,詳細的思維模型在書中有非常精彩的介紹。 個人感想 智慧再提煉 《超級思維》集結整理跨學科的普世智慧,對我而言,看完書後並不是一個智慧追求的終點,而是另一段探索旅程的起點。 這本書的內容,光看目錄會聯想到汗牛充棟這成語,給讀者滿滿的智慧模型。打個比喻,很像小時候打電動的大補帖光碟遊戲片,裡面灌滿了所有最時髦的好玩遊戲,然而真正會玩的遊戲,可能就一兩個而已,我特別不希望這本書淪為這個田地。 因此在隨後讀了《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將自己整理的心智圖,再一次精煉為圖文作品,期望以圖文懶人包,搭配清單的思考模式,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把人生活的更有智慧。 思維的交叉連結 「智慧」這個東西有一個迷人的特色,就是放諸四海皆準。該特性,在書中被大量體現出來,也影響了我閱讀本書的順序。 比方說決策制定使用的「第一原理」思維,在培養競爭力也適用;時間運用的「MVP, 槓桿效應」,在多選項決策,同樣可納入考量。 所謂的「底層智慧」,或是《精準學習》書中使用的詞彙「臨界知識」,可說是沒有界限。這讓我想起一個有趣的概念…

《峰與谷》3點峰谷法則與5項人生體悟
|

《峰與谷》3點峰谷法則與5項人生體悟

為何而讀 會想翻閱這本書,是在過往閱讀歷程,很多作者提及 Spencer Johnson 這本書對他們生命的重要性。 待打開書籍推薦頁,看見 30 位各界人士聯名推薦(很少見到出版社,一次邀請那麼多人推薦書籍),我比較熟悉的人物有:朱衛茵、李家同、洪蘭、孫越、黑幼龍、魏德聖……。 在一次茉莉書店偶然看到二手價才 $105,毫無疑問立馬入手了。 閱讀大量實用與理論書籍之餘,穿插文學小品來調劑,正好是近期的閱讀節奏。 《峰與谷》故事大綱 《峰與谷》的故事,圍繞在一對年輕人和老人的對話與思考。 一名住在山谷、鬱鬱寡歡,對於生活凡事看不順眼的年輕人,一日登上一座高山,偶然遇見住在高山的老人,開啟了一連串的對話……。 爬高山、入低谷,是這個年輕人腳下的真實情況,也是人生境遇。一次次回到高山的旅程,他與老人對話、與自己對話,漸漸地掌握了一些智慧的人生哲理,最重要的是,他努力地活出這個「峰谷法則」,並分享出去。 峰谷法則 – 傳承的智慧 如何早日脫離低谷 找出潛藏在逆境裡的契機,加以利用。 放輕鬆,低谷總會過去。怎麼陷進低谷,就反其道而行。 跳脫個人框架:在工作上多盡一份心力,在生活裡多一份體貼。 避免和別人做比較。 找出潛藏在逆境裡的契機,趕快採取行動。 如何在高峰待久一點 對順境感恩,明智的經營順境。 謙卑、感恩,多做讓你爬上高峰的事。 好還要更好。 多為別人盡心。為日後的低谷預留資源。 如何在將來多一點高峰、少一點低谷 追隨理想願景。 想像自己沈浸在美好未來的樣貌,要描繪出具體、可信的細節,不久之後,你就會為了實踐願景而樂於吃苦耐勞! 個人體悟 Covid-19 逆境下的成長 你在低谷裡怎麼自處,決定了你可以多快爬到下一座高峰。 Covid-19 疫情已持續延燒一年半餘。 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是生命的低谷;然而對我而言,恰好相反。透過持續閱讀,我發現自己看見了一個有別於以往,和許多人眼中不一樣的世界。 閱讀的美好,很難用三言兩語形容。《人生路引》作者寫的很棒,我也期望能夠過持續的積累,慢慢整理出方向,進而系統性的分享。 在這積累的過程,看見自己生命成長軌跡的樂趣是無限大,也期望正在閱讀的讀者,可以在這看似低谷的大環境,抓住方向,認清在逆境裡的現實,把握機會讓自己成長。 戰勝恐懼 個人的高峰就是克服了恐懼。 「恐懼」這詞彙,在這一年間讓我有非常深刻的體會。 要我形容,我會說「它是讓人無法行動的魔鬼,也是讓人失去理智的毒藥」。 投資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在投資界,有恐懼貪婪指數可參考,讓我們客觀地掌握現實,知道是否只有自己在恐懼,還是一群人都在恐懼,而適時的做反向的事情。 至於人生,唯有辨識自己的恐懼程度,也唯有自己願意面對它,恐懼這個魔鬼才會離開。然而要獨自面對自己陷入恐懼的事實,並走出來,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很幸運的,有一個解法,就是耶穌。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希伯來書11:1 有耶穌在心中,恐懼往往透過超自然的方式離開。這概念就是我在過去文章一再提到的「信, Believe」的概念! 憑空相信才是信,眼見為憑並非信,我稱之為客觀的事實。 正面思考的力量 一個人的感受,跟他看待自己處境的觀點息息相關。 重點不要把個人的遭遇跟你認為自己優不優秀、有沒有價值劃上等號。…

《哲學入門九堂課》哲學心智圖展開與 3 個主題思考

《哲學入門九堂課》哲學心智圖展開與 3 個主題思考

為何而讀 高中恩師是哲學出生,他的言教、身教影響我十分深刻。很恰巧地,在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的閱讀過程中,發現自己漸漸對於哲學、心理學的思考感興趣。 《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算是近期的一本哲學啟蒙書,為我開啟了我進入哲學殿堂的那扇門。而這本《哲學入門九堂課》,是在另一次購書過程,偶然看到的哲學入門書籍,相信對於一開始接觸哲學領域的我,能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 《哲學入門九堂課》全書綱要 《哲學入門九堂課》,提問九個人生議題,作者 Thomas Nagel 不引用哲學的歷史、冗長的引言,只使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帶領讀者思考九個人生必定面對的問題。這九個問題分別是: 事物的存在 其他心靈 心靈與身體關係 字詞的意義 自由意志 對與錯 正義 死亡 生命的意義 心智圖分享 依照往例,我試著使用心智圖,來整理書中九個主題的脈絡。 讀後心得 作者撰寫本書用意,並非提供一個個問題的解答,而是為人們終其ㄧ生都會面臨到的問題鋪路,以引導的方式帶領讀者思考。 同樣是哲學書籍,閱讀《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感受和這本又不太一樣。 《對與錯》一書,是父親以書信的口吻寫給兒子,試著傳達一個思考的方向和脈絡;而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是更加開放性的思考,提供了各種思考路徑的可能性。 不精於思考類似問題的我,這種大腦體操的確是一大挑戰。然而隨著年紀增長,嘗試更多思考生命意義和信仰本質問題的時刻,有了哲學工具,讓我在思考這些問題,產生有別以往的感受。 本書短小輕薄,雖然僅有短短 148 頁,卻絕對是值得一再回味的好書。 本來只想讀完、整理完心智圖後,就告個段落了,但又覺得收穫僅止於此有點可惜。於是計畫挑出書中幾個主題,讓頭腦做不同於以往的延伸性思考,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從 Prison Break 談對與錯 近期正好在追一部大學期間沒有追完的影集 – 《Prison Break 越獄風雲》(截稿前觀影進度仍在第二季)。 劇情大綱,就是男主角之一林克,因被陷害入獄。弟弟麥可精心計劃一場越獄行動,帶領哥哥和幾個拖油瓶獄友,從監獄中翻牆越出的故事。 整部戲,很多環節可以讓我們思考對錯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劇中有兩個關鍵時刻。 對哥哥林克而言,當興起了拿槍進入停車場解決債務問題那一刻;對弟弟麥可而言,得知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幸運都來自於哥哥犧牲的那一刻,對與錯的界線就開始模糊了起來。 林克一開始碰觸到的審判,是法律層面(最低階)的類別,儘管是被陷害的,但在法律之上的道德層面,他內心的確曾興起做壞事的念頭,但可說罪不至死。 聯邦法官引用法律的普遍性(普遍證據得以判定林克殺了人,而有罪)。 了解事實真相(哥哥被陷害)的麥可,明白這整件事徹底是個烏龍,於是精心策劃了一場越獄計畫。為要矯正錯誤的正義,這一連串的行動,造成的是更多的錯事產生,這些行為的果效,足以讓他和哥哥吃上一輩子牢飯。 反之,若他不這麼做,失去的就是哥哥的生命,還有面對有能力選擇,卻選擇不做什麼的自己,一輩子的愧疚,這將牽涉自由意志的探討。 這樣的思考練習,其實可以無限延伸下去,也讓我知道,其實世間的對與錯,不是那麼的絕對,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簡單、非黑即白的世界。 這世界很難、很複雜,盡量讓自己不要陷入萬劫不復的選擇當中,或許是比較可行的做法。對林可如此,對麥可亦是如此。 有趣的是,我們只能控制自己,無法控制他人(有時控制自己也很難)。麥可的萬劫不復,和你我對萬劫不復也會有不同的想像,這就是生命的多樣和隨機性,也正是劇情好看的地方! 從疫苗政策談正義 其實原先更想討論的主題,是航空業機組員的隔離政策。 這個隔離政策,過去很多人把它視為理所當然、很容易、不爽不要做的一個閒話家常,現在全台大多數人也在經歷中(絕大多數也並非真正在隔離,只是限制出門或 WFH,就讓人苦不堪言了)。 然而這樣的生活,對於機組員來說,已是執行一年多的生活日常。 時間拉到五月,台灣 Covid 疫情再次爆發前,關於隔離政策,正反兩方的舌戰也看到爛掉了,雙方的思路完全沒有交集。 我想當時缺乏了居家隔離經驗的普遍性(少數人隔離,多數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可能是多數人無法同理的主要原因;相比於現在居家生活的普遍性,就不會有一種看似少數人在取暖的狀況了,因為所有的人都在經歷,同理心的增長是一種必然。 至於找疫情爆發的代罪羔羊,又是人性的另一種傾向了,今天先暫且不談。…

《致富心態》最打動我的 3 個主題和 5 個體悟

《致富心態》最打動我的 3 個主題和 5 個體悟

為何而讀 這本書是近期當紅的財商書籍。 不僅 Podcast《人生實用商學院》主持人吳淡如推薦、《股癌》謝孟恭,國外作家 Howard Marks、James Clear 推薦、Amazon 上的評分也是 4.5 ⭐ 突破 11,000+ 的好評。 在博客來目錄點開,盡是意味不明的標題,閱讀動機單純是想看究竟是什麼樣的書,讓閱讀社群的書友們,前仆後繼地貼文分享 。 本書重點 《致富心態》一本充滿人生智慧的書,作者 Morgan Housel 透過一則又一則的故事、數據、總結論點,串連成 20 個主題的財商書籍。 這些財商,不僅僅可以運用於投資,更可應用在人生。 若將投資的技能,比喻為安裝在大腦裡一套又一套的應用程式,這本書的內容就是底層必須安裝的作業系統。 依照往例,我試著用心智圖整理出書中的篇章重點,分類為個人、他人、世界三個面向。認真細算的話,數量並非剛好 20,因為作者的章節觀念有部分是連貫,部分包含多個觀念,我嘗試列出、分類,予以視覺化。 《致富心態》最打動我的三個主題 經驗法則(Ch. 1) 我真的無法理解,他為什麼會這麼想(做)! 我真的不懂ㄟ……! 這是日常生活常會萌生的想法,或是講出來的一句話。 全書第一章的標題 – 沒有人真的是瘋子,一開卷就點醒了我! 儘管每個人都被教導一樣的事物,然而卻因為不同的經驗,在投資上,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決定。這個事實帶給我的思考,就是尊重「經驗法則」的重要性。 人腦的傾向,會以自己主觀的經驗、想法來看這個世界,這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更常看見的是,人們後續的行動帶來的影響。 批評、謾罵、不請自來的建議,對於當事人來說,全都屬於非必要的負面能量(提到能量,未來會再撰文討論)。我們應該懷抱更多的同理心,去思考為何對方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做這樣的決定。 這很困難、很花時間,但卻是人與人互動的基本原則,只是在這個凡事講求效率的世界被拋棄了。 我來試著列舉過去一年自己的親身體驗: 樂在存錢,看待花錢如流水的人們 不需用車,看待存第一桶金就買車的人們 擁抱長遠價值,看待樂於短線進出的人們 認識看不見的神,看待不倚靠神、只倚靠自己生活的人們 了解專注力重要性,看待不停低頭滑手機、追劇、玩遊戲的人們 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其實多少都存在了一些「真是瘋了!」的黑人問號 ‍♂️❓時刻,套句經典詩詞「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其實都是缺少同理心的心理狀態。 世代、經驗、價值觀、教育背景、學習歷程、閱聽媒體、求學、就業、婚姻、戀愛……各樣的成功/失敗經驗,都成就了一個人的獨特觀念和行為。 當下的特定時刻,一個人能做的選擇,通常對他來說就是最合理的選擇。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這也帶到下一個主題「合理性」。 合理勝過理性(Ch. 11) 要是這樣的行為前後不一致,我只能說,人生本來就不會始終如一。 – John Bogle 我們都是人,都有人性;完全講究邏輯,叫做機器人,完全理性。…

《人生路引》人生遊樂場的 28 個破關指南

《人生路引》人生遊樂場的 28 個破關指南

為何而讀 對這本書有興趣,是看到說書部落客瓦基推薦的文章。 看了他的讀後筆記,特別是和父親對話的小故事,讓我很有共鳴。不禁期待自己看完這本書後,會和作者擦出什麼樣的思維火花。 本書重點 作者楊斯棓(讀音ㄅㄤˋ),2013 年起為核電議題,自費台、港、美、加 222 場環球演講。原職為診所醫師,2019 年後卸任,轉任管理公司顧問,全心照顧年邁父母、推廣閱讀。 這本書是他大量閱讀後的積累分享,平鋪直述地探討人生各面向的思考,以及可延伸閱讀的好書。 臉書 個人網頁 TED x Taipei 我們真的需要核能嗎? 《人生路引》重要概念 28 本推薦書,彙整為 6 個人生面向的精煉思考,每本書籍,都帶出作者自己的一篇生命故事。 作者具體的提示書中精華,以及讀後的內省,或採取的具體行動。 6 個領域條列如下: 自我成長 思考創新 思維習慣 投資理財 家庭關係 奉獻人生 最打動我的五本書 作者推薦的書,特別打動我的比較偏向家庭、教養、善終類型的書籍。 如果選五本我最想延伸閱讀的書,會是以下五本: 李雅雯《與家人的財務界線》 詹鼎正、李翠卿《顧爸媽,這樣做最安心》 朱為民《人生的最後期末考》 詹宏志《旅行與讀書》 林明璋《給兒子的 18 堂商業思維課》 主要的思維,源自於《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提到的時間稀缺性。 能陪伴父母的時間其實真的不多了。在這波疫情下,各種光怪陸離的隔離、疫苗政策已經不願多提。近兩年下來,對於島內機組員剝奪的不僅僅是自由,更是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而這些時間,是一旦逝去就再也無法挽回的。如何在僅剩的時間預先做好規劃,讓家人彼此間不會有太多的遺憾,我認為是當下最重要的功課! 文字的溫度 過去曾閱讀《讀懂一本書》、《我懂你的知識焦慮》,與本書相似,都屬於說書類的書籍。 而上述兩本書的作者都是中國人,文字上的使用,偏效率導向;相比之下,楊斯棓的文字,或許是國情一致吧,總覺得多了幾分溫度。 此外,另一個讓我十分感動的點原因在於,作者透過寫書傳達閱讀的美好,並分享自己在思維上的成長,正是我一直以來想做的事。 也因此當閱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讀懂一本書》這種類型的書籍,總會特別激勵我成為更好的自己,同時也會產生一種憂慮感,希望自己的知識邊界,能有招一日拓展到,與作家旗鼓相當的程度。 我深知這事一點都急不得。唯有透過閱讀,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終有一點會走到拐點,看見自己突破性的成長。 人生遊戲關卡 在閱讀各類型的效率型工具書後,我發現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人生定位方式。 幾經思考後,我最後定調自己人生面向為七個類別,分別是:「學習、財富、工作、健康、人際、心靈、玩樂」。前陣子看到一位專欄作家,談到人生的問題,不外乎:「健康、財富、人際關係」,這樣的分類也蠻不錯。 我認為不管如何分類,只要是適合自己,有能力隨時意識、切換、掌控,那都很好。 人生不同的面向就像玩遊戲,為角色發展不同的技能。很少有角色強大到每個技能值都能點到最滿,一切都需要時間慢慢養成。 然而時間不會暫停,生活持續前進。 隨著年齡漸長,懂的事越多,會發現人生的待辦清單,永遠做不完,這就是成長的必然。我認為這種狀態,和開飛機很像(也有人說開飛機和玩遊戲很像),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專注當下…

《動物農莊》一則讓我瞬間長大的寓言故事和7個體悟

《動物農莊》一則讓我瞬間長大的寓言故事和7個體悟

為何而讀 《動物農莊》又名《動物莊園》,最初認識這本書是閱讀《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作者李笑來推薦。 本書榮獲雨果文學獎,也是 Times 評選百大小說, Amazon 上的評價是 35,000 筆接近滿分好評,讓我忍不住想一虧究竟,到底是什麼樣的書,自 1954 年發行以來,可以啟發那麼多人! 《動物農莊》全書大綱 作者  George Orwell 用饒富趣味的擬人法,將動物農莊內動物的各樣行徑,描繪得栩栩如生,儼然為人類社會之縮影。 「階級制度」是貫穿全文的故事主軸。 由一頭名為拿破崙的種豬,帶領農莊的動物們,從人類手中搶下農莊的擁有權,並一步步建立起屬於動物的階級王國,是本發人深省的諷刺寓言小說。 角色介紹(有雷慎入) 讀完本書後的感動,深深震撼著我,久久不能自已,它絕對可以榮登 2021 年度影響我的十大書籍之一(👉2021 十大精選)。 書中的每個角色,我相信都會在讀者心中,有個具體的現實投射對象。 我嘗試將令我印象深刻的幾個重要角色,和代表該角色的一句話,輔以自己的眼光來做連結對照,記錄閱讀後的感動。 拿破崙 – 豬身人心的波克夏種豬 這個角色在故事中是巨大的存在,他影射了當今社會居上位的掌權者。 掌權者的特色:手握管理、決策、制定規則、掌握第一手消息、享用民脂民膏乃至操生殺大權的至高無上權力。偏偏上述的部分特權,是多數人畢生想擁有卻沒機會、想碰觸卻沒資格的稀有存在。 在下位的人,對於以上事實的認知,我認為分為三類型的人: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這三種類型,也就讓我們看見了動物農莊中,形形色色動物的行為。 故事中唯一不變的是,拿破崙永遠居住在那棟,從人類手中奪取的農舍房屋吃好睡好,直待下一次再度掀起革命……(如果有下一次🤔)。 雪球 – 曇花一現而速速領便當的女主角 權力鬥爭下的犧牲者。 雪球同拿破崙,也是一隻聰明、有遠見、戰功彪炳、居上位、能言善道的豬。 然而故事的最終,她變成動物農莊的頭號敵人之一,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一山不容二虎(豬)。她或許從未得罪拿破崙,卻落得被一群拿破崙圈養的惡狗追趕,被迫逃離農莊的下場。 人(豬)在情在,人(豬)走茶涼。當初雪球對於農莊的勞心勞力、壯烈犧牲,卻被尖叫者(下段主角)三言兩語輕易抹滅,再也沒有人記得她的好。 尖叫者 – 典型的罵街潑婦 同志們,我這樣是為你好。 能言善道的肉豬,就猶如電視上名嘴、街頭巷尾婆媽的存在。不務正業,精於傳播假消息,是我最受不了的人格類型。 偏偏世人們最愛聽這種人大放厥詞,心甘情願地成為注意力被收割的韭菜鄉民。人們口中的社會風氣,就是在道聽途說、以訛傳訛的景況漸漸走歪,這一類型的人可說是功不可沒。 從捏造雪球的行為、風車的效用、拳擊手的善終、拿破崙的安逸、七誡的文字……,每一項可以想到的事實,她都參與(玷污)了。 事實真相本就是主觀存在,大家只能被動的客觀了解。但當社會存在著尖叫者這樣的角色,而且是大量的存在(人人是自媒體的時代),不夠努力,真相只會離自己越來越遠。 我想能做的,就是對這類型的人(或媒體)敬而遠之吧。 羊群 – 無腦又聒噪的牆頭草 四足善、雙足惡,四足善、雙足惡……。 羊群們的口頭禪,從「四足善、雙足惡」轉換到「四足善、雙足更善」。 善變的羊群們,影射的就是多數人的人格傾向。 這類傾向,可以歸咎為不理性、健忘、缺乏原則(信仰)、價值觀偏差、從眾效應……。但是當我進一步思考,這些現象的存在,其實也是人們為了生存而妥協下的產物。 這麼做的好處太多了:毋需動腦、不用跨出舒適圈、免犧牲既得利益(財富、地位、尊嚴……)。對於故事中的羊,就是食物仍然存在、做的事不會改變,為何要擁抱不同的信念呢? 這就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社會進步的誘導阻力。 班傑明…

《區塊鏈財富革命》一場關於信任的金融革命以及 3 個你不能錯過的重點

《區塊鏈財富革命》一場關於信任的金融革命以及 3 個你不能錯過的重點

為何而讀 比特幣、區塊鏈的話題已風靡好一陣子。尤其前陣子一度看到比特幣的價格飆漲到近 USD $64,900 的高點,身為小資族,說什麼也不想錯過這個財富轉移的機會。 但在投入前,務必先了解這個玩意兒是什麼、風險在哪,否則浪費多餘的時間、精力瞎看盤,那就只是把收割股市韭菜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戰場罷了 。 這本《區塊鏈財富革命》,是在茉莉書店偶然看到的特價品。雖不是暢銷書,但成書時間也沒有過早,書籍架構清晰易讀,就選定本書為比特幣/區塊鏈的入門讀物了。 本書摘要 《區塊鏈財富革命》作者李光斗,是中國央視的品牌顧問,我也是透過這本書才認識這個人。 他用淺白的文字、精煉的概念,帶領讀者認識區塊鏈概念、歷史發展、財富趨勢、各領域應用以及未來挑戰。 《區塊鏈財富革命》3 大重點 區塊鏈是什麼? 如果這本書只要選一個章節來看的話,我認為第一章節就足夠了。 作者把區塊鏈的概念講得十分透徹,也幫助我把之前透過影片學習,不太清楚的部分打通了。 用下面一張心智圖,整理出區塊鏈的五大特性 我試著用簡單的用一段話,來說明這五大特性分別代表的意義: 分散式帳本 Distributed ledger:由區塊鏈上的所有節點來記錄交易,確保紀錄不被竄改 去中心化 Decentralization:用「弱中心化」稱之比較合適,每個節點都參與記帳 時間戳記 Time Stamp:時間具有不可篡改性 非對稱加密 Asymmetric encryption:提高安全性 智能合約 Smart Contract:交易的靈魂,也就是程式碼和演算法 簡單來說,區塊鏈要解決的就是現行交易的信任問題。 讓人人都能參與,而非由一單位管理,並用加密技術、時間戳記以確保資料的安全及不可竄改特性,致力於達到「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運作方式。 如果還是不懂,可以透過下面影片入門學習 老高:以思維的角度切入 李安樂老師:板書解釋區塊鏈的打包概念,以及如何防偽 EP.1 比特幣和區塊鏈到底是啥?礦機挖礦咋回事? EP.2 比特幣交易如何防偽?私鑰公鑰地址啥意思? 一個一定要認識的人 – Vitalik Buterin(V 神) 中本聰我們就不多談了,他是提出比特幣白皮書的人物,然而真實身份至今仍是個謎。 但說到區塊鏈,就一定要認識這位區塊鏈大師 Vitalik Buterin(圈內稱之為 V 神),在 2014 年創建了乙太坊的區塊鏈平台。一開始想法單純是要解決比特幣的一些局限性,而從 2014 發展至今,乙太坊幾乎已經成為區塊鏈的代名詞,相關的應概念和技術至今仍不斷演進。 區塊鏈的應用 我相信不少的人是只聽過比特幣,而不知道何為區塊鏈,更遑論區塊鏈的應用了。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上面段落所提到的區塊鏈特性,在人類各種活動的場合做結合。舉凡金融、電商、社交、媒體、品牌、法律……

《約翰伯格投資常識》指數化投資的終極奧義

《約翰伯格投資常識》指數化投資的終極奧義

為何而讀 《約翰伯格投資常識》一書,一直收錄在我的必讀書單當中。而會知道約翰.伯格本人,其實是在認識 ETF 這個投資工具時,才知道他就是「指數型基金 TIF(ETF 的前身)」的創造者,於此受益的投資人不可勝數。  點我看 TIF vs. ETF 差異(市場先生) 書封面上的各界推薦人,包括了華倫.巴菲特、威廉.伯恩斯坦(《投資金律》作者)等大師;台灣出版的推薦序,則是由在台灣我心目中,兩位投資知識圈最具分量的綠角、市場先生來寫序。 書中每章節的結尾,都有一段「不必憑空相信我的話」,作者大量引用投資界菁英們,對於指數型基金的評價,無疑地推升了全書論點的公信力。 《約翰伯格投資常識》重點 本書綱要 約翰.伯格在書中以數據、圖表,持續地提供讀者關於投資上一些重要,卻常被人遺忘的事實,並給出十分簡單的方法和投資工具。 工具:指數型基金(後文以被動型指數 ETF 取代)。 方法:低成本買進、分散投資、長期持有(前兩者可歸類為 ETF 特性)。 以下,我將分為事實、特性、對策三大段,來分述書中重點。 顯而易見的事實 成功投資講求的是常識。 這邊所講的事實,也就是書名提到的「常識」。 三種賽局 正和賽局:買進+長期持有 零和賽局:擊敗市場,扣成本之前 輸家賽局:擊敗市場,扣成本之後 成本與報酬 運動增加(成本、費用、稅金),導致報酬減少。 論成本,時間是敵人;論報酬:時間是朋友 要達到令人滿意的投資成果(市場報酬),比多數人想得容易;想要達成更優越的結果,比你想想的困難得多 均值回歸(概念類似市場週期) 長期股東獲利 = 公司利潤 短期:夢想脫離現實、投票機器 長期:現實主導、秤重機器 基金 主動型:來來去去 指數型:永遠存在 投資最大敵人 情緒 成本(費用) 常識一詞,若連結於心理學,我覺得比較像是集體意識的範疇。那是一種無需多說,大家都知道的基本、重要觀念或是默契。然而擁有正確觀念是一回事,行出來又是另一回事。否則媒體哪來那麼多社會案件可以報導呢 ? 指數型基金特性 低成本(費用比率低、周轉率低、無手續費) 提供市場指數績效 具生產力的方法 建議投資策略 當某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法,應挑選最簡單的一種。 奧卡姆剃刀(單純簡約法) 低成本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