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前中後必問的4個問題

《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前中後必問的4個問題

為何而讀 珍惜時間、掌握閱讀技巧、閱讀經典 我相信不少的人看到書名,會覺得不就讀書嗎?只要能夠識字,誰不會讀書。何必花時間浪費在這種書上面?在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必須說,在未接觸這本書之前,我還真是不會讀書,但至少我現在學會了,有了新的觀念和方法,接著要做的就是透過行動來內化。 在讀完《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之後,對於學習如何學習的概念深深著迷,這邊前情提要一下讓讀者們可以跟上我的思路順過一遍,就會更明白閱讀這本書的必要性為何。 首先,學習的方式大致分為以下幾種:觀察、體驗、試錯、閱讀、溝通、思考等……。 我個人認為透過閱讀,而且是主動的閱讀,有助於提升在其他面向的學習效果。舉一個買車為例子好了。路上那麼多車子,正常人走在路上可以不斷地「觀察」車子來來往往,進到展示中心也可以有機會「體驗」試駕的服務,為了測試車子煞車性能,開太快因下雨天不慎打滑,波及路邊的路燈,這是「試錯」的過程,知道自己不該如此測試超過自己負荷範圍的項目。 而這一連串的觀察、體驗、試錯,若是在自己主動先去找資料,閱讀相關的購車資訊,就能有意識地知道在路上觀察車子的時候,要「觀察」哪些部分、細節,於此培養出自己的品味;試駕車手的經驗分享,在自己進到車「體驗」時也能預期會有哪些體驗,還有哪些「測試」是再試駕時可以進行,而不會讓試駕變成試錯的窘境。 當然,現實情況中,這些所定義出來的學習方法不一定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來,很有可能是交錯進行的方式,但是,先掌握了正確大方向,就不會落入所謂的低勤奮水平當中,這是一種健康的拖延策略。 按書中分類方法,我們一般人閱讀目標有兩種:一是獲得資訊層面、二是理解層面。以上舉例,只涉及獲得資訊層面的閱讀。 至於要在有限的專注力(被大量剝奪)和時間洪流去提升自己的智慧,在理解層面閱讀的能力提升,變得十分重要。一但掌握了正確的觀念和方法,實際行動,將會省下很多自己走冤枉路的時間,投入在更有意義的事上,何樂而不為呢? 本書重點 莫迪默.阿德勒 查理.范多倫 由於本書可說是一部經典,作者之一是編撰 《西方世界的經典名著》,以及主編當今版本 (15 edition 1985-2010) 《大英百科全書》 的人物 – 莫迪默.阿德勒,另一位是與他共同編撰 《大英百科全書》 的助手 – 查理.范多倫,在歷史上算是小有爭議的一號人物,不過這絲毫不影響這本書的價值。本書於 1940 初版,如今已是第三版至少 19 刷。 網路上關於本書的心得介紹文多不勝數,我決定此篇不贅述太多關於書籍架構的細節,我會將重點放在最後一段 – 我的感悟。 書中歸納閱讀的層次可分為四個層次,由低而高層次排列,分別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動閱讀。每一個層次所需的能力都會含括到下一個層次。 除了四個層次的閱讀能力,我認為最重要也是貫穿全書的概念就是要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也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持續問自己四個問題: A.閱讀四問 這本書在談什麼? 作者怎麼說的? 真實嗎?是否有道理? 這本書與我何干? 把這個重點學到帶走,其實就很值得了。接下來就是要分別介紹閱讀的四個層次。 B.閱讀四個層次 如果說我們把「培養閱讀能力」這個行為比喻為「成為一名頂尖的網球選手」。 作者試著用盡各種方式來拆解每一個揮拍的動作、背後的原理、細節、要注意的事項,在學習過程中的心態建立、如何向經典的網球手學習、該如何拆解這些經典球員每個動作。 作者用心描繪的程度讓我深深佩服,真不愧是閱讀領域的經典作品。我甚至覺得要不是出版書會限制一本書的厚度,或是說一般讀者能接受的書籍頁數有個心理上的限度。作者很可能會以套書的方式來呈現他想要傳達的理念。 我試著用簡單的方式來描述這四個閱讀層次: 1️⃣.基礎閱讀:中學生應具備的閱讀能力 大約是一般國小、國中畢業的閱讀程度,所以我們可以合理的假設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程度。理解文字,了解上下文的意思。拿網球運動來做比喻的話,此時的程度就好比,可以一手拿球拍,一手把球上拋或下拋彈跳地面一次,接著揮拍將球擊出這樣的程度。 接下來二到四層的閱讀能力,其實都圍繞著這四個問題在打轉,只是深入的強度不一樣而已。 2️⃣.檢視閱讀:略讀、粗讀 經過消化後,我總結這一段作者想表達的就是兩種閱讀方法: 略讀:看書名、序、作者介紹、標題、圖表、結論、索引(這好像在台灣的書籍不常見)。 粗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速讀。訣竅就是手眼搭配。手當作閱讀時的是縣府助輔助工具,眼則是要暫留的方式,而非順著文字一行一行上下的掃視,網路上我曾看過 Tim Ferriss 拍了一個影片示範方法,覺得解釋得還不錯。 這個層次的閱讀,關鍵在於找到速度和理解程度之間的平衡。 以下我分析一般人在閱讀時通常會陷入的情況: 一、求理解:大部分人的閱讀習慣可能是做了部分的略讀後,接著就進到的逐字閱讀的狀態。(中間省略了本書的四問步驟,也是接下來分析閱讀會談到的關鍵)所以即時花了不少時間看完,也貌似看懂了作者想表達的觀念,但是就到此為止了。沒有辦法在思想或行動上和本書做更近一步的互動。 二、求速度:使用傳統速讀方法,或是同樣跳過了重要的閱讀四問。坊間常看到「一年閱讀一百本書」的這種標題,若沒有深厚的閱讀經驗當基礎,一但嘗試在不同深度、類型的書以同樣速讀方法閱讀,理解程度必然會產生落差,也會產生和之前情況相同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