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吃早餐》如果「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是場騙局,你還願意吃早餐嗎?

《我,不吃早餐》如果「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是場騙局,你還願意吃早餐嗎?

為何而讀 健康生活, 妥善飲食。 閱讀這本書的緣由,是前些日子的某趟飛行任務,與一位教官聊到健康議題時,他的推薦書籍。 關於飲食習慣、健康觀念,人們總有些根深蒂固、似是而非的迷思。醫學報告提出證據後,往往要經過好一段時間,才能改變大眾習以為常的觀念。我覺得這本書,就是為了加速這個改變進程的存在。 如果你是重視健康、飲食、研究數據的人,相信我,這絕對是本你不想錯過的好書! 本書重點 《我,不吃早餐》是作者 Terence Kealey 臨床生化博士,在患糖尿病後的親身經歷與研究結果。 從吃早餐迷思、吃早餐歷史故事、大量吃早餐的研究報告(研究贊助往往來自食品商、政府)揭開序幕。 書中分別就傳統常識、金錢、美好形象、捍衛心態、集體行為來探討,吃早餐這件事情究竟合理不合理? 其中最精華處,是說明「胰島素阻抗」的原理及危害。 作者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佐以具說服力的證據,帶領讀者了解為什麼「不吃早餐,是健康的飲食習慣選擇」。 最後,他給出了健康食物的種類,及無法避免吃早餐,又該如何選擇食物。 《我,不吃早餐》重要概念 WHY – 為什麼我們不該吃早餐? 這本書列出非常多的原因,來支持不吃早餐。我只挑選其中三個,我認為最重要、也最具說服力的因素列舉,分別從商業、營養學、生物學的角度切入。 一、商人的包裝 身處資本主義結合消費主義的時代,商人的計謀,無形地滲透在我們生活中。廣告、研究報告、科學主流…… ,都可因「利益」而被操弄,千萬別輕信那些包裹著糖衣的廣告。 二、熱量赤字 《人類大歷史》一書,我了解到人類文明的進步,改變了數千年來的生活方式。 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網路時代的進程,人們所需的熱量消耗遞減,食物供給量能與效率卻反向提升,造成的結果,就是更多的熱量被攝取了,肥胖已是 20 世紀以來的文明病。 不吃早餐,將導致後面的餐攝取更多熱量。Well,我得說這將牽扯到心理學的議題,這的確要想辦法克服,但是不難。 三、胰島素抗性 胰島素抗性,指的是血液中的胰島素過多,引發一系列生理反應的現象,絕大多數都是不好的。早晨時段的皮質醇(相對於褪黑幾素的白晝賀爾蒙)會引發胰島素抗性機制,此時若再度進食,將引發更高程度作用。 HOW – 吃早餐對於身體的危害? 網路搜尋「胰島素抗性」或「胰島素阻抗」,可以看到大量的資料與圖片。 搭配書中皮質醇分泌的時間圖,輔以胰島素抗性的概念,我理解了為何是「不吃早餐」,而不是午餐或晚餐。 當血液含糖量過高,會導致血液中的糖化作用(蛋白質+過多糖份),可能引發糖尿病與各樣的代謝症候群,病症嚴重有失明、失智、腎衰竭、截肢的風險。 WHAT – 我們應該怎麼吃? 一、不吃早餐 中午前不要攝取任何熱量。 吃早餐,是從小到大根深蒂固的習慣。要改正一個數十年的習慣,談何容易。歡迎閱讀《原子習慣》一書,相信書中一些小技巧對你會有幫助。 另一個好消息是,書中也列舉實驗數據,證明不吃早餐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難,飢餓感沒有想像中的明顯或難以克服。 五比二斷食、168 斷食、週期性斷食等方式都很好,重點還是要避開早餐的這段時間。 二、低碳飲食 每個人的生活、工作型態不一。如果不得已還是得吃早餐,或是早餐之外其他餐的建議,該如何攝取呢? 肉類 禽肉 > 紅肉 魚肉佳 紅肉可能促進發炎 避免加工肉類(香腸、義式臘腸、培根) 乳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