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解決問題前,先用心看見對方的感受與需要

《非暴力溝通》解決問題前,先用心看見對方的感受與需要

你知道微軟現任總裁納德拉上任後送給每位主管哪一本書嗎?你聽過有一種溝通方法能化干戈為玉帛,重新與人連結嗎?你期待能與生命中那一位重要的人相知相惜嗎?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就是你的解答! 運用四個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任何衝突都能用這套方法一一破解。 為何我想讀這本書 年初的一趟飛行任務,一位我很敬愛的機長與我分享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以及「觀察、感受、需要、請求」的溝通方法,令我印象深刻並產生濃厚興趣,於是我找到了這個概念的原創書籍,由馬歇爾博士撰寫的《非暴力溝通》,希望能親自體會這種溝通方法的妙用並運用在生活中。 我認為原生家庭的溝通往往是人們所要面對最困難、情感因素也最複雜的一種。 正巧最近面臨需要「好好說話」的溝通場景。此時此刻學到一個全新的溝通方法,讓我重新省思過去的對話,在生活中開始練習,並期待往後與親友展開新的對話模式。 非暴力溝通四步驟 1.觀察 觀察而不評論,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形式。 J. Krishnamurti 現代文化,人們被鼓勵對每件事情要有自己獨到的觀點。 這種思維體現在溝通上,我們也傾向用同樣的模式來與人溝通,對每件事都帶有先入為主的觀點來描述,但這樣的觀點往往會夾雜情緒,而扭曲了原先表達的意圖。 舉例來說,「他這週每天都工作到晚上十點」和「他工作過度」,前者是觀察,後者則是評論。 若能客觀表達所觀察到的事實,用心地「區別觀察和評論」,那麼人與人的溝通會容易許多。關鍵在於描述一個動態性的事實,而非靜態的評論語句。 2.感受 區別感受和想法。 想法和評論很像,都是帶有個人觀點的。 當我們表達自己,要試著將感受與想法拆開。方法是單純地用一個表達感受的詞彙來描述自己碰到一件事情所擁有的感受。 書中的「感受清單」讓我聯想到臉書打卡時可供選擇的感受與表情功能。簡單來說可以把感受依照需要被滿足或是未被滿足區分成兩種類型。 描述感受的句子裡,較少將「你我他」當作受詞使用,一些常用的字「我感覺、似乎、好像」要謹慎使用,否則很容易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混淆在一起,舉例來說: 「我感覺同事看不起我」和「我感到沮喪」,前者是想法,後者是感受。 3.需要 我們如果不重視自己的需要,別人也不會。 書中說到一個故事,作者的母親有次參加了自己的工作坊,進行到一半她臉色蒼白地離開了教室,一問之下才知道,母親直到那一刻才意識到,自己 36 年來,從未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讓丈夫知道。 撰文期間,正值母親節,我媽正好傳了一段影片給我,是吳念真拍攝的《台灣女人》,曾在江蕙演唱會上搭配《女人的故事》一曲播放,感動千萬人。影片描述的是一個典型華人母親的形象,我媽說我成為做父母前,一定沒辦法體會這個影片裡的感受。 我認為我媽說得完全沒錯,我真的不能,永遠也不可能。 東方文化下的母親形象,會讓人聯想到阿信、陳樹菊之類的人物,把別人的需要看的比自己重要千百倍,一生勞碌犧牲只為了奉獻給一個家。相對之下,做丈夫、做孩子的似乎從來沒有用心感受到這位偉大女人的需要。 我的觀察是,傳統的溝通模式,我們不被鼓勵表達自己需要。因此當試著表達需要時,可能會帶有一些罪惡感、羞愧感。我們似乎偏好讓對方來猜測自己的心意,測試對方是否夠了解自己、在乎自己,然而長久下來其實是不健康的。沒有人有義務花時間去猜測一個人的需要,即使親近如家人,也是沒必要的負擔。 書中建議的做法,是先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唯有自己的需要先被滿足了,才有餘力去回應別人的需要。 4.請求 模糊的語言使人感到茫然; 在提出請求時要以清楚、正向、具體的行動語言,表明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 請求是非暴力溝通的最後一步驟,我認為作者想表達以下三個重點: 一、完整描述感受與需要 說話邏輯跳得太快,單純只表明請求,對方可能會當成要求,而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二、使用正向的語言表達請求 如果請求用的是負面的語言,像是「我不希望你這樣子對我說話」,對方可能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取而代之是使用清楚、正向的明確指引,告訴對方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三、請求和要求的差異 請求是看見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要求則是在請求被拒絕之後,開始批評、論斷對方、意圖讓對方產生罪惡感。 除了非暴力溝通四步驟,我還學到什麼? 溝通誤踩的三大雷區 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很淒慘,不妨養成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較的習慣。 Dan Greenburg《How to Make Yourself Miserable》 除了非暴力溝通四步驟,書中還提到三種「悖離生命的溝通方式」,分別是「比較、卸責、要求」。 其中「比較」我認為是生命中最危險,也是最常陷入的一種情境。 當我們批評政府的防疫隔離政策「雙標」,其實就不自覺地陷入了比較的心態中。另外,人們習慣三不五時在臉書上滑啊滑的,也很容易陷入比較心態。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