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入門九堂課》哲學心智圖展開與 3 個主題思考

《哲學入門九堂課》哲學心智圖展開與 3 個主題思考

為何而讀 高中恩師是哲學出生,他的言教、身教影響我十分深刻。很恰巧地,在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的閱讀過程中,發現自己漸漸對於哲學、心理學的思考感興趣。 《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算是近期的一本哲學啟蒙書,為我開啟了我進入哲學殿堂的那扇門。而這本《哲學入門九堂課》,是在另一次購書過程,偶然看到的哲學入門書籍,相信對於一開始接觸哲學領域的我,能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 《哲學入門九堂課》全書綱要 《哲學入門九堂課》,提問九個人生議題,作者 Thomas Nagel 不引用哲學的歷史、冗長的引言,只使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帶領讀者思考九個人生必定面對的問題。這九個問題分別是: 事物的存在 其他心靈 心靈與身體關係 字詞的意義 自由意志 對與錯 正義 死亡 生命的意義 心智圖分享 依照往例,我試著使用心智圖,來整理書中九個主題的脈絡。 讀後心得 作者撰寫本書用意,並非提供一個個問題的解答,而是為人們終其ㄧ生都會面臨到的問題鋪路,以引導的方式帶領讀者思考。 同樣是哲學書籍,閱讀《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感受和這本又不太一樣。 《對與錯》一書,是父親以書信的口吻寫給兒子,試著傳達一個思考的方向和脈絡;而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是更加開放性的思考,提供了各種思考路徑的可能性。 不精於思考類似問題的我,這種大腦體操的確是一大挑戰。然而隨著年紀增長,嘗試更多思考生命意義和信仰本質問題的時刻,有了哲學工具,讓我在思考這些問題,產生有別以往的感受。 本書短小輕薄,雖然僅有短短 148 頁,卻絕對是值得一再回味的好書。 本來只想讀完、整理完心智圖後,就告個段落了,但又覺得收穫僅止於此有點可惜。於是計畫挑出書中幾個主題,讓頭腦做不同於以往的延伸性思考,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從 Prison Break 談對與錯 近期正好在追一部大學期間沒有追完的影集 – 《Prison Break 越獄風雲》(截稿前觀影進度仍在第二季)。 劇情大綱,就是男主角之一林克,因被陷害入獄。弟弟麥可精心計劃一場越獄行動,帶領哥哥和幾個拖油瓶獄友,從監獄中翻牆越出的故事。 整部戲,很多環節可以讓我們思考對錯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劇中有兩個關鍵時刻。 對哥哥林克而言,當興起了拿槍進入停車場解決債務問題那一刻;對弟弟麥可而言,得知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幸運都來自於哥哥犧牲的那一刻,對與錯的界線就開始模糊了起來。 林克一開始碰觸到的審判,是法律層面(最低階)的類別,儘管是被陷害的,但在法律之上的道德層面,他內心的確曾興起做壞事的念頭,但可說罪不至死。 聯邦法官引用法律的普遍性(普遍證據得以判定林克殺了人,而有罪)。 了解事實真相(哥哥被陷害)的麥可,明白這整件事徹底是個烏龍,於是精心策劃了一場越獄計畫。為要矯正錯誤的正義,這一連串的行動,造成的是更多的錯事產生,這些行為的果效,足以讓他和哥哥吃上一輩子牢飯。 反之,若他不這麼做,失去的就是哥哥的生命,還有面對有能力選擇,卻選擇不做什麼的自己,一輩子的愧疚,這將牽涉自由意志的探討。 這樣的思考練習,其實可以無限延伸下去,也讓我知道,其實世間的對與錯,不是那麼的絕對,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簡單、非黑即白的世界。 這世界很難、很複雜,盡量讓自己不要陷入萬劫不復的選擇當中,或許是比較可行的做法。對林可如此,對麥可亦是如此。 有趣的是,我們只能控制自己,無法控制他人(有時控制自己也很難)。麥可的萬劫不復,和你我對萬劫不復也會有不同的想像,這就是生命的多樣和隨機性,也正是劇情好看的地方! 從疫苗政策談正義 其實原先更想討論的主題,是航空業機組員的隔離政策。 這個隔離政策,過去很多人把它視為理所當然、很容易、不爽不要做的一個閒話家常,現在全台大多數人也在經歷中(絕大多數也並非真正在隔離,只是限制出門或 WFH,就讓人苦不堪言了)。 然而這樣的生活,對於機組員來說,已是執行一年多的生活日常。 時間拉到五月,台灣 Covid 疫情再次爆發前,關於隔離政策,正反兩方的舌戰也看到爛掉了,雙方的思路完全沒有交集。 我想當時缺乏了居家隔離經驗的普遍性(少數人隔離,多數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可能是多數人無法同理的主要原因;相比於現在居家生活的普遍性,就不會有一種看似少數人在取暖的狀況了,因為所有的人都在經歷,同理心的增長是一種必然。 至於找疫情爆發的代罪羔羊,又是人性的另一種傾向了,今天先暫且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