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心態

《致富心態》最打動我的 3 個主題和 5 個體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為何而讀

這本書是近期當紅的財商書籍。

不僅 Podcast《人生實用商學院》主持人吳淡如推薦、《股癌》謝孟恭,國外作家 Howard MarksJames Clear 推薦、Amazon 上的評分也是 4.5 ⭐ 突破 11,000+ 的好評

博客來目錄點開,盡是意味不明的標題,閱讀動機單純是想看究竟是什麼樣的書,讓閱讀社群的書友們,前仆後繼地貼文分享 。


本書重點

Morgan Housel

致富心態》一本充滿人生智慧的書,作者 Morgan Housel 透過一則又一則的故事、數據、總結論點,串連成 20 個主題的財商書籍。

這些財商,不僅僅可以運用於投資,更可應用在人生。

若將投資的技能,比喻為安裝在大腦裡一套又一套的應用程式,這本書的內容就是底層必須安裝的作業系統。

依照往例,我試著用心智圖整理出書中的篇章重點,分類為個人、他人、世界三個面向。認真細算的話,數量並非剛好 20,因為作者的章節觀念有部分是連貫,部分包含多個觀念,我嘗試列出、分類,予以視覺化。

致富心態心智圖

致富心態》最打動我的三個主題

經驗法則(Ch. 1)

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我真的無法理解,他為什麼會這麼想(做)!
我真的不懂ㄟ……!

這是日常生活常會萌生的想法,或是講出來的一句話。

全書第一章的標題 – 沒有人真的是瘋子,一開卷就點醒了我!

儘管每個人都被教導一樣的事物,然而卻因為不同的經驗,在投資上,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決定。這個事實帶給我的思考,就是尊重「經驗法則」的重要性。

人腦的傾向,會以自己主觀的經驗、想法來看這個世界,這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更常看見的是,人們後續的行動帶來的影響。

批評、謾罵、不請自來的建議,對於當事人來說,全都屬於非必要的負面能量(提到能量,未來會再撰文討論)。我們應該懷抱更多的同理心,去思考為何對方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做這樣的決定。

這很困難、很花時間,但卻是人與人互動的基本原則,只是在這個凡事講求效率的世界被拋棄了。

我來試著列舉過去一年自己的親身體驗:

  • 樂在存錢,看待花錢如流水的人們
  • 不需用車,看待存第一桶金就買車的人們
  • 擁抱長遠價值,看待樂於短線進出的人們
  • 認識看不見的神,看待不倚靠神、只倚靠自己生活的人們
  • 了解專注力重要性,看待不停低頭滑手機、追劇、玩遊戲的人們

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其實多少都存在了一些「真是瘋了!」的黑人問號 ‍♂️❓時刻,套句經典詩詞「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其實都是缺少同理心的心理狀態。

世代、經驗、價值觀、教育背景、學習歷程、閱聽媒體、求學、就業、婚姻、戀愛……各樣的成功/失敗經驗,都成就了一個人的獨特觀念和行為

當下的特定時刻,一個人能做的選擇,通常對他來說就是最合理的選擇。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這也帶到下一個主題「合理性」。

合理勝過理性(Ch. 11)

合理勝過理性

要是這樣的行為前後不一致,我只能說,人生本來就不會始終如一。

– John Bogle

我們都是人,都有人性;完全講究邏輯,叫做機器人,完全理性。

書中舉了好幾個例子:像是發燒看醫生、已被成功驗證的投資組合配置、提倡被動指數基金的約翰.伯格卻投資主動型基金……等例,來說明合理遠超過理性的重要性。

避免極端。

– Charlie Munger

當事情走向極端,容易走入死胡同,導致失敗。要處理這問題的方式,就是給自己一點操作的空間。

這讓我聯想起,在學習價值投資時的聽過的矛盾思維:「買股要當作是持有一間公司、至少持有十年的信心」vs. 「千萬不要和股票談戀愛」。這兩種思考,曾讓我很困惑,若是辛辛苦苦找到一間你怎麼看他,都沒有不買的理由、價格又在耐心等待合理價時買進的公司,你怎麼會對他沒有感情呢?就像是說巴菲特不愛可口可樂,怎麼說得通呢?

不要過度用理性的角度,來解釋眼中看到的任何事物,這也包含自己的投資操作。「說一套做一套」看似是虛假主義,實際上是個人解讀。如果要在長久的將來獲得成功,就必需要做出適度的妥協 – 考慮合理性。

合理比較實際,這樣更有機會堅持長期投資。

悲觀主義(Ch.17)

悲觀主義

悲觀主義就是聽起來更明智、更合理。

全書閱畢,我的折角處有兩個,悲觀主義的思維是其中一個,可以想見該觀念對我的震撼性。

在《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曾提到樂觀的重要性

我在成長中的某個時刻,理解到這是我的人格特質之一,也讓我有段時間納悶著:「為何世上絕大多數的人要那麼悲觀」。這種樂觀,一時半刻我也很難說這天生就有,或後天的潛移默化。

在該篇章,作者論悲觀主義之所以會受歡迎的原因,讓我開了眼界,一個 ”A-ha moment” 於此刻誕生!

人們之所以對於悲觀主義津津樂道,主要有以下原因:

悲觀/壞消息
  1. 聽起來更明智、更合理
  2. 可能有危險,出於本能地好像該動手做些什麼
  3. 矇對壞消息的人,通常會被稱為聖賢、預言家
  4. 媒體報導的傾向就是如此(可以思考他們如何報導股市的下跌和上漲)
樂觀/好消息
  1. 樂觀的事情通常會需要時間來證明
  2. 容易被當作胡說八道
  3. 提倡樂觀的人,易被嘲笑

結論就是,悲觀主義較易為人重視,探究其背後原因,其實主要是心理學、社會學的因素。

我認為人的心理,傾向於追求一種「認同感」。

讓人看來自己是聰明的、看來自己是有危機意識、有行動力的。於是乎,悲觀主義主導了市場,市場往往就被恐懼、嫉妒、貪婪所充斥著。

當我再一次明白這件事情後,對於金融市場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個人體悟

寫作的風格

這本書的道理,其實在過去一年的閱讀經歷中,大概八成都已經讀過。

我不敢說全部都完美實踐,但經過了內化、輸出的過程,所以也從努力的方向,漸漸地成為了自己的行為模式。

書中最吸引我的點,反而是在作者的寫作風格。

我發覺這類暢銷書籍的筆法,和過去讀過的《異數》、《蘋果橘子經濟學》、《人類大歷史》十分相近,作者有能力將故事、數據、論述,交疊運用的能力實在令我深感佩服。

說故事和講道理的能力,我相信是大部分人具備的。

但是要找到令人信服的數據、圖表,以客製化、讀者易理解的方式呈現出來,就需要下很大功夫了,這是未來我可以努力的方向!

機率高的事重複做

機率高的事重複做

第二篇在說明「運氣和風險」的主題,和《異數》的成功概念相呼應。

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單一因素所造成,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同樣的一手好牌,不同的人來打,也會有不同的結果,關鍵差異就在於 – 機率高的事情重複做

活在這個隨機的世界,掌握普世的大智慧(提高機率),棄絕容易走入死胡同的心態和做事方式,然後堅持這些原則(重複做 → 複利),就是成功的關鍵。

這些智慧不僅適用於人生、投資亦然。

作者沒說的價值

隨著書中故事的推進,讀者一定會很好奇以作者的智慧,是採取什麼樣的投資策略?

在書中他也給了答案,容我在這裡賣個關子,因為在這答案背後,我看見更重要的兩個價值:

  1. 掌握原則
  2. 持續學習、改變

他的投資方法值得參考,但絕非適用於每一個人(不要依樣畫葫蘆)。

這個答案,我想對於在亞洲教育 – 凡事追求只有一個正確解答的思維下,會有一點難以接受。包括我也是,也是在持續學習的過程中,才慢慢接受「尊重個體多樣性」的思維。

也因此持續學習、掌握原則(大方向),我認為是作者在本書中,想要傳遞的真正價值。

掌握原則

掌握原則

作者在第 19 章,做了一個全書的重點匯總,也就是上一段提到的大原則。

我試著列舉其中幾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

  1. 順境,保持謙卑;逆境,找尋原諒、同情
  2. 存錢,存錢就對了
  3. 多點良善、少點誇耀
  4. 鄭重預留犯錯空間
  5. 避免極端財務決策
  6. 尊重混亂

我想書中提到的精華智慧,每個人的感動都會不太一樣。

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帶著這些武器,保持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讓未來的自己,回頭看時不會後悔。

最重要的資產

最重要的資產

財富其實是看不見的資產。

掌控生活的幸福感、一段段美好的關係沒有轉換為實物的金融資產、以及神的愛 ,這些東西都是抽象不可見,卻難以用金錢買到的珍貴資產(我認為部分可以短暫擁有,但換來的往往是空虛和更長遠的後悔)。

真正的富足,並非來自擁有的實體資產,取而代之是內心的感受。

提前用金錢換到的實體物品,就像提早享用的棉花糖,當吃掉或融化之時,內心永遠會想要在追求更多,於是就陷入了永不滿足的循環裡。


金句

天才就是在眾人失去理智,還能正常行事的人。

– 拿破崙

掌控自己時間的人,通常在一生中會活得比較快樂。

貪得無厭追求更多,會把你推向遺憾的地步。

投資帶有一種往往會被忽略的社交元素。

安全邊際的目的,是想讓預測變的毫無必要。

確認你在玩一場什麼樣的遊戲。

真正的成功就是退出一場永無止盡的戰爭,調整自己的活動,但求心靈平靜。

歷史只不過是一齣又一齣演不完的爛戲。


說書影片推薦

艾倫閱讀空間

志祺七七

閱說書


致富心態》 博客來購買連結 推薦指數 5 /5 ⭐️⭐️⭐️⭐️⭐️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不吝嗇地 C.L.S. 或是右側欄位訂閱支持我。

Comment:歡迎在下面留言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行動
Like:或是在下方按個喜歡
Share:也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