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大壩簡介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衝突地區: 復興大壩重點

  • 衝突方:衣索比亞(建造者)、 蘇丹、埃及
  • 建造:2011年4月
  • 啟用日:2020年7月21日
  • 發電日:2022年2月20日
  • 費用:64億美元
  • 流域:青尼羅河

心得分享

大壩為何要興建?

衣索比亞復興大壩的興建所引發的區域衝突,是一個很典型的資源分配衝突。

水資源,一個上天給予的無窮無盡資源,因著季節變遷、地理環境、國土邊界等原因,不論是先天存在或後天人為因素,不可否認的造就了資源分配上的不公。

當衣索比亞得到了強大外援(超過美金50億),以人類智慧興建了一座大壩,對該國來說,理所當然的能解決非常多問題。像是洪災、發電、水利調節……,透過復興大壩,讓本地人看到未來的無窮希望;可對於尼羅河下游的蘇丹與埃及來說,就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下游的人是怎麼想的?

所以位在尼羅河下游的蘇丹與埃及,他們是怎麼想的?

以下是我初步思考得到的結論:

  • 優點:消滅洪災、便宜用電、區域發展
  • 缺點:水資源分配不公,間接影響民生用水、農業經濟、國家競爭力失衡

在外交談判上,大壩給自己國家帶來的優點,絕對是顯而易見的,但說什麼也不會在談判桌上把優點拿出來說;相反的,是要不斷地表述自己所擔憂的事,也就是所謂的恐懼。在這個案例裡,與其說是恐懼,我更會把它歸類為可預見的潛在危險。

為何說是危險,那是因為即使三個國家坐下來談判,說好大壩蓄水量要如何用專業的方法調節,承諾怎麼做可以最小程度影響下游的水量供給,這些口頭上、紙本上的承諾,終究都不能阻擋身為人的自私自利本性。

想想看,一旦手中掌握了大壩的按鈕操控權,衣索比亞能夠更快強大、加速經濟發展的方式,就是增加蓄水量、加大發電能力,以達到脫貧的目標。

這是說什麼都不可避免的結局,那說到底,有解決方法嗎?

我思考的解決方式

我能想到的解決方法有三個方向:持續溝通、保持開放透明、尋求第三方的協助

ㄧ、持續溝通

要把大壩帶來的好處用三言兩語說明,說服兩個國家的領導人,是談何容易?就像教育改革一樣,一件事情必定有所謂的一體兩面的優劣性,如何用各種可能的方式,說服另外兩國大壩絕對可以帶來更美好的未來,這需要不間斷的耐心,方能成就,然而這也往往是相對「脆弱」的國家,最缺乏的一個特質,就像窮人總想透過樂透翻身,是一樣的道理。

二、保持開放透明

口頭承諾、紙本簽署,都是達到三方協議的一個方式。然而,是否能夠讓大壩的管理方式與監測數據透明化,或許這是三個國家能夠努力的方向。

透過科技,讓三方能夠零時差的監控大壩水量調節是否履行承諾、保障下游國家人民的利益,縱使沒有大壩的擁有權,但是在運行與監控上,能夠擁有參與與監督的權力,和開放政府相類似的概念。在民主相對落後、科技與基礎建設匱乏的國家,這也是難度頗高的一件事。

三、尋求第三方的協助

解決區域不公平的方式,除了設法降低人類普遍的三大問題「戰爭、饑荒、疾病」,我認為教育,才是最根本讓一個國家翻轉的要件。

透過技術移轉、資源分享、經濟援助,不論這些開發國家其的初衷是否單純,不可否認的,很多國家其實不間斷地長期提供非洲國家大量援助。

我相信以上解決方案絕對都是現在進行式,複雜與困難程度也絕對遠過我所能想像。但現實情況就是,大壩已經蓋好,也已經開始蓄水供電,三個國家的紛爭至今沒有停歇。認清現實、務實解決、轉劣勢為優勢,或許才是這三個國家能共同取得三贏、共榮共好的關鍵吧!


參考資料

敏迷選讀

Wiki 

其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