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power-of-vulnerability

[TED Talks #4]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觀後感 – 脆弱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TED #4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附中文翻譯字幕)


講者介紹 – Brené Brown

https://i0.wp.com/cdn.voicetube.com/assets/thumbnails/psN1DORYYV0.jpg?w=1290&ssl=1

Brené Brown,幽默開場的斜槓講者:Social Worker/ Researcher/ Storyteller,休士頓大學社會工作研究院的研究教授,致力於研究人們的脆弱、勇氣、價值感以及自卑感。

在本場演講,她自詡為研究說書員(Researcher-storyteller)。個人網站連結


影片大綱

https://thehive.com.vn/wp-content/uploads/2019/11/TED-Talk-Screening_-“The-power-of-vulnerability-”.png

本篇主題為脆弱的力量(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脆弱」乃是對於自我價值的掙扎,產生羞恥與恐懼。講者研究脆弱的本質,並試著解決這個問題。

她相信透過研究脆弱,找到脆弱產生的模式,接著用科學的手段預測、控制進而戰勝之。

然而事實是,在這個探索的過程,她一直以來的價值觀徹底瓦解了…。內心的狀態,待看了一年的諮商,才慢慢回復。於是乎,她勇敢地站出來分享這個動人的研究故事。


重點整理

https://i0.wp.com/i.pinimg.com/originals/64/c7/19/64c71998b4ba623da8761690ebef1901.png?w=1290&ssl=1

Phase 0️⃣ 故事緣由

我個人認為這部影片的大綱不太好抓,因為故事的敘述不是焦點性,而是敘事性,而敘事的時間軸是跳躍式,每句話卻是字字珠璣。

我試著梳理講者敘事時間軸,切割成五個階段分鏡,描述她對於研究脆弱的心路歷程。

Brené Brown 描述自己一直以來都是拿 A 的學生。她發現,大部分的人習慣擁抱混亂,她卻擅長找到事物的模式、規律,厭惡不確定性。曾有一位教授說了一句話,她歸結為自己一直以來處事的信條。

If you can’t measure it, it doesn’t exist. 你無法測量的,就不存在。

If you can’t measure it, it doesn’t exist.

從事社工超過十年,她希望以她擅長的方式 – 解決混亂,來研究個案,於是一開始先從「Connection 連結」這個主題開始。

Phase 1️⃣ 研究開始:是研究連結還是分離?

她無法理解,為何她想人們關於「連結」的故事,人們往往會告訴她那些關於「分離」的故事。就像當問人們愛,人們會談到心碎;問人們歸屬感,人們卻回應那些曾被排擠的經驗。

在這過程,她意識到了一些事情,於是抽離了原先的研究主題,轉向了另一個主題 – 羞恥 Shame

Phase 2️⃣ 主題轉向 – 羞恥 Shame

針對羞恥,她做出了以下的提問,並找到了答案。

Q: 羞恥是什麼? 
A: 害怕失去連結。害怕人們知道我太多、或是我不夠好,而不想與我往來,認為我是不值得交往的。
Q: 羞恥的特性? 
A: 人人都會有,但也是會有所謂的例外(稱之為毫無羞恥心的人)
Q: 羞恥產生的模式? 
A: 越是避而不談,感受越強烈
Q: 支持羞恥的力量? 
A: 極痛苦的脆弱感 (excruciating vulnerability)
Q: 脆弱又是什麼? 
A: 為了自我價值(與人產生連結)的掙扎,產生了羞恥和恐懼 Shame and Fear

Phase 3️⃣ 選定最終主題 – 脆弱 Vulnerability

Vulnerability
  • 研究方法:控制和預測
  • 研究目的:發現脆弱、擊敗脆弱
  • 研究進行:分兩組人
    • A. 有強烈的自我價值感
    • B. 自我價值感低落,老覺得自己不夠好
  • 研究發現
    • A 組的人,相信他們是值得愛與歸屬的。
    • 無法與人產生連結的原因:害怕自己不夠好,認為自己不值得和他人產生連結
    • 用一個字形容A組的人:「全心全意地」
    • A 組的人共同特質(行為模式):3C1V
      1. Courage 勇氣
        • 勇氣≠勇敢
        • 全心全意闡述自己的故事
        • 承認不完美的勇氣
      2. Compassion 富有同情心
        • 對自己好後對別人好(有順序性)
        • 富有同情心
      3. Connection 與人連結
        • 最難的一部分
        • 為了與人連結,而放下想成為的自己
      4. Vulnerability 脆弱
        • 擁抱脆弱
        • 相信那些讓他們脆弱的事物,成就了自己(Believe what made them vulnerable, made them beautiful)
        • 談脆弱不是自在的,但是必須的
        • 願意的心
          • 願意先說「我愛你」
          • 願意去做那些不保證美好的事
          • 願意談一場戀愛,即使可能會受傷

Phase 4️⃣ 研究完成、價值觀崩潰

崩潰

這個研究的結果,如果就原先的目標來看,絕對是徹地失敗的一個研究。

  • 時間掌控 → 失敗。 原本預計花ㄧ年,卻花了六年,數千個故事、數百個對談、焦點團體統計
  • 方向 → 錯誤:
    • 原先:控制、預測脆弱 -> 擊敗脆弱
    • 結果:發現人們與脆弱共同生活,並停止預測、控制脆弱,孕育出喜悅、創造力、歸屬和愛…
    • 心理:崩潰了,看了一年心理諮商 (過程省略…)

Phase 5️⃣ 最終領悟

https://i0.wp.com/miro.medium.com/max/6300/1*14IPTvUImKS1IjXgj0mjnQ.jpeg?w=1290&ssl=1

如果你失敗什麼也沒得到,至少得到了經驗。

即使這是一個失敗的研究,但是轉念一想,她花了六年卻得到了無比寶貴的經驗。而這個經驗,更是徹底轉變了她的家庭、工作、生活,看待世界的方式,總結她的心得如下:

  • 我們活在一個脆弱的世界,而人們習慣麻醉(numb)脆弱,做法 → 1C3P
    • Proof 證據:債務累積、肥胖、酒精、藥物成癮
    • Certain 追求確定:確定那些不確定的事 Make everything uncertain certain
    • Perfection 完美主義:追求完美、要求完美
    • Pretend 假裝:假裝自己所做的事,對別人沒有影響
  • 但我們無法選擇性去麻醉感覺,當人們麻醉了脆弱,也同時麻醉了快樂、喜悅、感激。
  • 在追求目標與意義的過程,再度感到脆弱,於是又麻痺脆弱 -> 惡性循環 dangerous cycle
  • 解法:
    •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值得愛與歸屬感的
    • 讓自己被看見(最深層、最脆弱的那一面)
    • 全心全意地去愛,即使不保證有回報、即使很困難
    • 表達感激和喜樂
    • 相信自己夠好

一些心得

聽 TED 的藝術和技巧

整理這篇演講實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和前面三篇相比,這篇難度高出許多。

我使用前三篇的整理技巧用在這篇演講,完全行不通。後來自我檢討,發現了以下原因:

  1. 想要第一次邊聽邊紀錄重點
  2. 太依賴於中文字幕

這是一篇結構複雜的演講,且不像前三篇演講是曾經看過,只是隔很久之後重新整理,能夠很快掌握重點;再者,過度依賴翻譯的中文字幕,反而失去了聆聽英文、掌握表達原意之美。

這個過程,其實有點像《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提到的方法,是一種漸進式的理解。一本真正理解的書,讀者不應該奢望看一次就把它弄懂,一篇好的演講也是,反覆地聆聽,每一次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和反思,更重要的是思考對於自己的意義為何,然後試著轉化、分享出來,這個觀看的學習過程就會更加深刻!

與人連結

與人連結 connection

2020 疫情期間,重新整理部落格,將內容簡單的 Blogger 轉型為網站,其實是一段很棒、很美好的經歷。雖然產出文章的過程,會經歷一靈感枯竭的痛苦,但在過程中的收穫絕對是無價的!

網站經營一開始,因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堅持下去閱讀、思考、寫作的習慣(因為這過程真的很累、很花時間),所以未曾刻意公開,僅有少數的朋友知道本網站的存在。而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從閱讀各類型的書籍、聖經教導、實作層面,我漸漸意識到了一些過去不曾思考的事情,慢慢擴大了自己思想上、心態上的舒適圈。

而這一篇演講,搭配近期在看的 Ray Dalio 《原則 – 生活和工作》,可說是起了星火燎原的作用。

講者提到的脆弱本質,我認為描述得十分正確,她也給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法,和《原則》一書的智慧十分呼應。雖然我還沒有經歷到,但已經期待擁抱脆弱過程將帶給我的美好!

心態反思

「脆弱」的存在,其實每個人多少都有,只是類型、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這些脆弱,歸因於過去種種,而塑造了現在的自己。過去的事,已無法改變,也無須耗費心力後悔;未來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勇於面對脆弱,擁抱它、戰勝它,每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的生命故事。

這裏,我想撇開書籍不談,舉一些近期收看的戲劇電影為靈感,分享我看見擁抱脆弱的美好例子!

擁抱脆弱例子

希望這些例子,都能夠給正在閱讀並曾觀賞上述任一影劇的你,產生一些共鳴,做出小小的改變。

一旦做出改變的那一刻起,你將不再是過去的那個你!

要相信,你配得一切的愛與歸屬感!

延伸閱讀

作者出了一本書《脆弱的力量》,我相信就是從這個演講所述的六年研究得到的結論。沒意外會收入未來的閱讀清單中。另外也想看同樣談脆弱的書籍《反脆弱》書裡面談到面對脆弱的解決之道。

看過書摘,大概了解兩本書談到的脆弱概念稍有不同。應該是一個講的是內心世界、一個講的是外在世界,但是能夠透過大師的研究,找出兩個概念之間的關聯應該是很有趣的一段探索旅程。

也歡迎有看過這兩本書的讀者,可以跟我分享你閱讀之後的感受!


影片金句

Believe what made them vulnerable, made them beautiful.

Blame is described in the researcher a way to discharge pain and discomfort.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不吝嗇地 C.L.S. 或是右側欄位訂閱支持我。

Comment:歡迎在下面留言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行動 
Like:或是在下方按個喜歡 
Share:也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

Similar Posts

6 Comments

  1. 我喜歡這句話 “Blame is described in the researcher a way to discharge pain and discomfort.”

    能夠真正受到療癒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雖然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還是願意坦誠愛人的能力 :)

    1. 承認自己不夠好、破碎自己、敞開心胸接受救恩,學會愛神與愛人。
      其實這個道理跟基督信仰也很像,只是很隱晦,我也是想了一下才發現有這層相似性 !
      但願人們都能有這個勇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