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如何過好生活?

為何而讀 閱讀這本書的緣起是來自於恩師光哥的推薦,某天在他的動態牆上看到的推薦書單,就收藏進我的閱讀清單內,去年底剛好茉莉二手書店有在販售,就收下來了。在 2020 年末到 2021 年初之際想放慢閱讀的節奏,於是乎拿起了這本書來看。 扣除掉高中時期的《中國文化歷史教材》(現在的學生應該不知道這是什麼),這算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哲學類型書籍。和去年閱讀到的《人類三部曲》、《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等書齊平,都是讓我大開眼界的一本好書。 本書重點 本書作者 Fernando Savator 是一位西班牙當代知名哲學家、散文家、一名慈愛的父親。全書用一個父親和孩子對話的口吻寫成,文字讀來格外平易近人。 每一個章節討論的主題不同,涵蓋的領域也非常廣泛。我曾試著用心智圖來描繪作者勾勒出的倫理學輪廓,發現自己功力不夠。為追求文章的定期產出,決定暫時先以篇章為切割基準,列出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各式各樣倫理概念,為未來的整理歸納打下一個基礎。 我認為全書圍繞著一個主題打轉,就是「如何活得更好」,我相信這也是大部分人類在這個世上的課題,所以非常推薦給每一位想把生活過得更好的你/妳 。 倫理學可以討論的範圍實在太深太廣了。這一篇分享決定用幾個印象深刻的主題,或是正好可以跟時事連結的概念來發想、討論。 心智圖 重要概念 不當笨蛋 知道這輩子唯一的責任是什麼嗎?就是不當笨蛋。- Ch.6 p.123 大家都想當聰明人,我只是不想當笨蛋 。不過,不當笨蛋比大多數人想的難多了。– 查理.蒙格 「笨蛋」兩字,在小時候常常是拿來罵人的話。隨著年紀的增長,覺得這個詞的威力實在很弱。然而,靜下心想想,在某些時空背景下,被說笨蛋、或被認為是笨蛋,其實是蠻嚴厲的一種指控。 我還記得出社會後的第一份工作,辦公室有位帶領我掌握公司業務的學姊。在合作時,很常被她以對待笨蛋說話的口吻來問候,那感覺實在不好受(這部分其實可以連結到下一個主題”體貼的人“來聊聊)。 當時的我,總會覺得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在做事。我為工作所做的一切、和她溝通的時機、講出來的話,都是當下的我思考掙扎後的行動。然而事過境遷,我現在回頭來看當時的我,真的像是個「笨蛋」。 以書中的分類,我屬於「無知」、「有勇無謀」的類型。 在當時沒有學習成長的觀念,只憑藉著國立大學畢業的光環,像隻小白兔一樣闖進了森林,卻未試著抬起頭來看看這個所處的世界,在職場上分析自己和他人、主管之間的關聯。一心一意只想完成工作、盡可能不惹這位學姊生氣,卻弄的自己很不開心,這不是笨蛋是什麼呢 ? 人的一生,一定都會有當笨蛋的時候。 我想真正重要的是:抱著一顆持續學習的心態,能在最短的時間意識到自己笨了,下次不要再犯。同時繼續學習,用更寬廣的眼界來看待自己的處境,有意識地做出最佳的選擇與行動。 體貼的人 像人一樣對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答案是:努力站在他人的位置上 這是第七篇的主題,和前不久看完的《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完完全全地呼應上。 作者用《魯賓遜漂流記》的故事揭開序幕。敘述當他看到海灘上的腳印時的心理層面: 對方同樣也是人。試問: 「會同樣的語言嗎?有一樣的文化嗎?該把對方當朋友還是敵人?該如何對待他?」 這一篇我看到了兩個重點,其一是人和物品的差別;其二是樹立榜樣的重要性。 人之所以特別,就是因為人與人之間交往所能展現出來的重要價值:友誼、尊重、愛、關心、陪伴……,這些價值是「東西」無法感受到的。 再者,人是模仿的動物。大部分的行為都是透過模仿而來,只有少部分的行為是創造。因此,在生活中樹立榜樣,是有極大影響力的一件事情。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 路加福音‬ ‭6:31-32 正如聖經上說的,這個世界就像是一面鏡子。 打從心底把交流的對方當作「人」來對待,是每個人要盡力做到的事情。 飛行員處境 進入 Covid-19 後疫情時代,前陣子的紐籍違規機師,讓飛行員的生活自由被嚴重的剝奪了(相較於一般職業人士)。 過夜航班執勤回台,從原先的前 3(居家檢疫=隔離)後 11(自主管理),緊縮為前 7(居家檢疫)後 7(加強版自主管理),詳細規定不在此贅述。造成的結果就是,飛行員除了上班,幾乎出不了家中大門,試想?自己居住的人、有親人在醫院需要照料、單親家庭、親友身故……,無法出門這件事情將帶來多大的困擾?…

《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成為更體貼的人

《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成為更體貼的人

為何而讀 這本書是在 2020 年底吸引到我的眼球。 在一間二手書店看了書籍的序文後,更深的確定了我一定要認真拜讀這本經典好書,列出以下幾個原因: 長銷近百年:1937 年推出以來,在2000年左右,曾盤踞史上暢銷排名第三的書籍,當時前兩名是聖經、毛語錄 巴菲特說道:「卡內基訓練改變了他的一生」 至今仍是書店再刷、熱銷書籍 前些日子進到誠品書店,看到書架上的再版書籍真是讓我愛不釋手,但價格令人卻步。 茉莉書店找到了舊版本(藍色封面)也才 $99,就收下了,然而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新版的內容多了不少篇幅!之後應該會考慮入手新版本的卡內基! 本書重點 初版的卡內基,副標題叫「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後續再版的卡內基系列叢書可能略有不同,最新版的書名取做《人性的弱點》 本書分為四大篇幅,討論主題如下: 人際關係基本技能 使別人喜歡你 影響別人想法 成為領導者 每個篇幅羅列許多重要概念,而每個概念,書中會使用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帶出實證。 重要概念 正式介紹各篇章主題前,作者很用心地列出九項使用本書的建議,也就是要如何把書中的招式學到骨子裡的心法。 研究「學習如何學習」主題的我,對於這個章節非常有同感,因為作者所分享的這些學習技巧,我在學習系列的文章中都有提及。 以下我將列出來最重要兩個建議,並把全書重點整理成一張心智圖(加碼《蔡康永說話之道》)與你分享。 學習心態 我認為這是最重要,但一般人也最容易忽略的一點,就是真心想要學習。 在過去一年的閱讀歷程後,我才慢慢感受到人與人交流的重要性。 身為人,而且不是地球上唯一的人,與人交流這件事是無可避免的,而這件事情也確實是有技巧的。 卡內基用他畢生的功力研究人與人交流的智慧,嘔心瀝血產出這本經典之作,多年來經過無數的再版、補充。唯有抱持著真心想改變的心態,才有辦法在這些故事中有所收穫。 學習有很多種方式,但僅止於看過這本書,就讓它過去我認為真的就太可惜了。 學以致用 沒有人天生就是社交高手。 想成為人見人愛、有影響力、令人信服的領導者,都是需要不斷練習、不斷犯錯、跨出舒適圈去做改變,才有辦法成為理想的自己。 在日常生活與人交流時,運用書中的準則做一些小小的嘗試,或是在每日的獨處時光,反思自己與人交流可改進之處,相信一定可以漸漸地成為圓融通達之人。 心智圖 書籍副標「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我想這就是人與人交流的終極目標吧! 在消化本書的過程中,我體悟到這一切都在於一個「給予的過程」和「願意付出的心態」。當我們願意給出去越多,得到也會越多。所以才有古人的智慧金句。 要怎麼收獲先怎麼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期望別人喜歡你,要先付出;期望影響他人,要先付出;期望成為領導者,要先付出。 這是宇宙間的智慧,就像能量守恆一樣,沒有例外,也沒有不勞而獲。 我將書籍前三個篇章,整理出心智圖的脈絡。畫圖的概念補充說明一下: 藍色主體:自己、他人 橘色行為:給予、獲得 藍色虛線元素:書中論述「喜歡我」、「影響他人」的元素,用虛線匡列予以分類 虛線(黃):給予他人的路徑 虛線(藍):效果回饋的路徑 *註:第四篇成為領導人並非不重要,惟多項概念與前面篇章重複。為了讓心智圖保持簡單易懂,因此該篇在此予以省略。 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詳見後記) 行動方針 根據《清單革命》的啟發,除了將觀念以上一段心智圖整理外,也將書中的重點列下來,每項重點使用幾個簡單的字做簡化,成為自己的未來的行動/反省清單。 PDF分享連結 一些心得 說故事 我覺得這本書很吸引人的其中一個特色是「說故事」。…

《未來教育新焦點》專注自己、關懷他人、理解世界

《未來教育新焦點》專注自己、關懷他人、理解世界

為何而讀 這本書是在幾年前 Taaze 線上二手書店買的,當時確切的購買動機是什麼已經不太清楚。 我在想,應該是一直以來,內心對於教育事業一直有一個小小的負擔,打從出國學飛前,就曾經認真考慮報名 TFT 的老師,當時連報名表都寫好了 。即使後來的決定是出國學飛,然而這又是另一段有趣的故事了。 前些日子的早晨,在家中向書櫃瞥頭一望,看看在上一回合清理書櫃上不想看的書之後,還剩下哪些書是我真正想再拿起來看的,一眼看到這本書,頁數也不多,就隨手拿起來翻閱。剛好最近也意識到選好書念的重要性(時間成本),就上網搜尋了一下本書的作者、書評,結果很滿意,就在當晚夜深人靜時細細品味了。 本書重點 Peter Senge Daniel Goleman 這本書很特別,由兩位作者共筆。一位是寫《第五項修煉》的作者 Peter Senge,另一位是寫 《EQ》、《專注的力量》的作者 Daniel Goleman,都是該領域的大師級人物。難得能看到一本書是兩位大師一起合作,談的又是教育,很難不吸引人的目光。 即使上述幾本書我都還沒看過,但是都耳聞是經典好書。 本書共五個篇章,兩位作者分別就各自擅長的領域來探討教育,最後一章是整合兩人的想法歸納給出一條未來教育的建議路線,對於未來可能成為家長的我,無疑是指引了一條康莊大道。 一、重啟生命教育 培養五種能力: 自我覺察 自我管理 同理心 社交技能 人生抉擇 二、專注自己(情緒) 管理注意力:專注呼吸、棉花糖實驗(延遲享樂)、芝麻街餅乾認知控制餅乾實驗 三、理解他人(社交) 培養關懷、同情心:好撒馬利亞人實驗 同理心 認知同理:觀點、心智模式 情緒同理:覺察產生情緒、感受 同理關懷:關懷劃為行動 四、了解世界(系統) 系統智能:與生俱來,透過學習來深化之 系統覺察:天體導航員 – 毛.皮立格 (Mau Piailug) 動態複雜性:掌握因果、行為之間的關係 社交複雜性:六歲小男孩系統思考不再吵架的影片 系統思考者的習慣 分析因果關係,看出時間延遲的影響 能夠發現非預期的後果 改變觀點來增進了解 便是因果關係的交互影響 看出系統結構對行為的影響 找到系統架構的施力點 提出假設並加以測試 檢查結果、必要時修正:逐步逼近法 大局著眼 五、社交、情緒學習和系統教育的合作 目標:做對的抉擇。 也就是 Daniel Goleman 在第一章所揭示的生命教育所要培養五個能力的最後一項。 這個概念的關聯是這樣的:透過自我覺察和自我管理,提升了認知效率,能夠控制好情緒,進而進行系統思考;或是因著培養了同理心和社交技能,能夠理解別人、為別人著想。以上的結果,就能夠帶出明智的抉擇和行動。 這個教育的概念要實現,教育現場和家庭所要扮演的角色同等重要!…

《原子習慣》簡單4步驟,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原子習慣》簡單4步驟,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一、為何而讀 強化習慣、感受複利 本書是 2019 年的暢銷書,網路上看過不少人推薦,也曾在書店簡單翻閱,然而一直未放進自己的購物清單中。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在閱讀過《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之後,自認很了解習慣如何養成,並且也用書中方法身體力行。 一次偶然的機會,和朋友交換閱讀書籍拿到這本書。由於借閱時間壓力,不想拖太久歸還便隨身攜帶著看,想不到一看之後欲罷不能,《原子習慣》一書再次顛覆我對於習慣的認知。 二、本書重點 作者 James Clear 點出習慣養成的四大步驟:「提示、渴望、回應、獎賞」。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概念分類很相似,《為什麼》一書用的是另外四個重點:提示、行動、獎賞、信念。 有了這四個概念後,接著就是分別列出建立好習慣,以及杜絕壞習慣的強化方針。 全書 20 多個主題圍繞在這個矩陣中的概念做延伸討論,每一篇都非常精彩! 這本書有一個貼心的特色,作者在書籍開端列出了索引,引導給那些在習慣養成上,已經明確知道自己有特定問題的讀者,可以直接參閱某一頁的主題,就《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定義來說,可說是非常用心的作者。 在下一段,我將列出 3 個我印象最深刻的概念。有興趣更近一步了解的讀者,我十分推薦這本書。 我認為打造「原子習慣」就是一種生活中複利的概念,越早養成好習慣,將會一輩子受用無窮! 三、重要概念 以下三點,是我自己從書中挑選出來最打動我的點,列出來和讀者們分享交流。 身份認同 書中有一張圖揭示了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第一個核心的層次是身份認同。這個概念對我來說蠻震撼的,之前我的想法會認為養成習慣最重要的是:黃金思維圈的核心「Why」為何想要養成這個習慣? 但是在這邊作者用一個新的視角來論述,雖然說「我想成為XX的人」的問題背後也是會有一個原因,但是當使用身份認同的角度來切入,在習慣建立的其他面向的理論和實作可以更順暢的進行。 在認分認同這一點,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要被單一個身份給綁住了。 讓身份保持渺小 – Paul Gragam 不要讓一個身份定義了自己,而要塑造自己在不同的角色間去成長。 打個比方,一名軍人定義自己:「我是為了國家光榮而戰的軍人」;父母定義自己:「我是個盡責養家的父親、母親,只要看到還自平安健康長大,我就死而無憾了」,那麼當他從戰場、職場退休後,要是依然抱持著如此的自我認知,自我認同感就容易快速崩塌,所以這樣單一的身份定義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讓身份: 富有彈性 適應變動的環境 是我們在定義自我的時候可以去參考的方向。 所以我在讀完身份認同之後,就為自己定義了「我想成為XX的人」。很多美好的想像,直到寫下來之前,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會這麼想,推薦讀者可以試著花一段時間靜下心來定義理想的自己。 建立習慣的壞處 缺乏自我覺察是毒藥,反省和複查是解藥。 習慣建立之後的好處就是可以不經思考就做出來,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自動化的過程,但壞處就是:因為習慣了,所以容易失去覺察的能力。事情的進展一但因為習慣,就容易視為理所當然,人就容易退化、缺乏創意。 這個情況,我在閱讀完《清單革命》之後,為生活各方面制定了一些清單,接著聽到 BOS 修禾老師在創意小課程提到扼殺創意的其中兩個元素: 太過遵守 SOP (清單就是一種) 太仰賴習慣 這讓我反思,過於依賴清單的生活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 其實在實作的過程自己心裡漸漸有了答案,而做這在這邊也呼應了我內心的想法,那就是「建立一套反省系統」。 他提出了自己的反省複查系統有兩個,分別是:年度複查、誠實報告。 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過去幾個月透過和作者相同的方式,使用子彈思考整理術來做同樣的反省系統,對於生活各方面發生的事情,變得更有意識的自我覺察。這邊先簡單揭示幾個小方法: 自問:做得好?做不好?學到什麼/如何改進?(這方法恰巧和本書作者完全一致) 觀察:觀察在每件事情上產生的情緒,追蹤紀錄,讓自己盡量維持在低情緒波動狀態 修正:學到或可改進的地方,檢視自己現有系統,著手修正。可能是清單、也可能是日常工作流程 這是一個持續、動態的過程,不可能一次到位,就和習慣建立一樣。 但是持續反省、持續覺察,帶來的就是持續進步,而且這個效果絕對是複利的!我的老天鵝阿,開始研究投資之後,對於複利的概念真的完全無法抵抗。 所以不要怕習慣建立之後的副產物,建立反省系統就是持續進步的關鍵。 獎賞的矛盾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是一本經典書籍,故事簡單、概念易懂。 這個研究簡單來說就是:專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空間下,將棉花糖放在孩子眼前,並告訴他,如果你晚一點吃,將會得到更多,用此方式來測試孩子們的反應。專家將會等待和等不及直接吃的孩子分為兩組,而後追蹤這些孩子們長大後的成就。…

《投資最重要的事》以投資角度思考,自訓學飛要面對的風險
|

《投資最重要的事》以投資角度思考,自訓學飛要面對的風險

你準備要出國學飛嗎?你可曾想過要面對的風險嗎?哪些風險是看得見,哪些又是看不見的呢? 我在 2016 出國學飛前是很無知的,直到看完這本《投資最重要的事》才意識到風險的重要性,以及正視飛行生涯無所不在的風險。 這篇文章我想與你分享 4 個關於學飛的風險。 ㄧ、故事緣由 最近在閱讀一本價值投資的聖經《投資最重要的事》,作者 Howard Marks 花了三個篇幅在討論風險這個議題,讓我不得不反思自身的經驗,希望寫一篇文章給未來考慮是否花錢出國學飛的莘莘學子們有一個參考方向。 這篇主要是針對自訓學飛同學的參考文章,若是培訓生的風險,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處理風險其實是我們一輩子都要面對的課題,根據書中提到面對風險的三步驟,依序是: 理解風險 確認風險 控制風險 出國學飛前,我對於處理風險並沒有這麼清晰的觀念;現在回頭來看,覺得當初的自己全是憑藉著對上帝的單純信心做的決定。若撇除信仰的因素,綜觀全局地將風險納入決策考量會是比較客觀理性的作法,孰優孰劣,見仁見智。 二、需正視風險 1.財務層面 談到風險,我第一個想聊的就是財務面的思考。 老實說,我自認最沒有資格探討這一層面的風險。因為家庭的因素,在出國學飛前要支持家計,幾乎無法存錢,甚至因為一些特殊狀況,當時身上還背著一筆信貸。若再加上學飛的費用,以及完訓回國後,準備航司考試期間的開銷一併規劃進去,這其實是風險非常高的一個決定。 所有要考量的財務狀況大概可以拆解如下: 學飛費用:以一年訓練時間為基礎,保守估計需要 $80,000 USD,這是包含在國外所有花費:飛行學校所有費用、吃、住、交通、娛樂…… 所有開銷,若無法一次換匯,我會建議以最保守的匯率 1:33 來估計。 緊急預備金:理財書籍都會教導要有緊急預備金(至少六個月)。理債、理財、接著再來談投資。對於出國學飛的財務計畫來說也適用,這是為自己創造「安全空間」的概念,主要是應對學飛期間的計畫生變或回國後等待考試的處境,讓自己有進可攻退可守的空間,減低自己在備考期間的壓力。 家庭開支:到一定的年紀,我認為多少應該都有負擔家計的責任。自己做的決定不應該造成家人額外的負擔,除非家人有足夠的能力支持你甚至自給自足。不然你都應該為自己人生該扮演的角色負責任。這個心態很重要,之後會再提到。 其他:這邊運用反脆弱的概念。如果真的不幸有個萬一,目前保險是否足夠 cover 生後的狀況,我會建議諮詢專業的壽險顧問,約個時間討論學飛需考慮的風險。 在財務層面的基礎上,我們先假設得到的報酬是從完訓後領到第一筆薪水。 接著,要認識的第一個概念圖如下,報酬 Return 和風險 Risk 並非簡單的正比關係,而是如下圖所示: 我認為,從上圖觀點來看自訓學飛這件事的「報酬」,在順利完訓前其實是 0 和負值的差別。若順利完訓,才有機會在完訓後,將過去的負債(負的報酬)按計劃償還。現實地說,這個操作傾向於賭注的成分多過於投資。而這場賭注獲勝的機率有多大,那又是另外可以討論的議題,這邊我們先不深究。 下圖是我在思考下一段職涯層面的情況之後想出來的報酬風險關係圖。縱軸上半部是下段會提到的 A 情況,下半部是 B 情況。順利完訓後,報酬相對固定,就要想辦法讓風險盡量向橫軸的左側靠攏。這兩個圖表的概念可以搭配在一起看會比較清楚。 2.職涯層面 台灣的航空業生態比較特別。 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人口少、航空市場相對小,缺少歐美國家航空業環境反而造就台灣人有一個很特別的優勢 – 一但擠進航空公司窄門,就有機會直接駕駛噴射客機。 相同情況在美國,通常是需要在區域航空歷練多年,待經驗、技術成熟,才有資格進到主流航空公司飛大型噴射客機。因此台灣出國學飛的學生,在拿到了三張執照後的職涯狀況,我簡單列為以下幾種情況和可能面對的風險: 風險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它的變化往往在我們預期範圍外,Covid-19 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2020…

Pomodoro 番茄鐘工作法 體驗分享

Pomodoro 番茄鐘工作法 體驗分享

ㄧ、故事緣由 番茄工作法 這個方法我記得在大學時代就曾聽過,但是過去懵懂無知的我從來沒有認真研究或是親身執行過。 直到近期進行做效率 Produtivity 的研究,才重新正視並且執行它,實際運用了半年後,心中默默遺憾沒有早一點開始實踐這個簡單好用的工作方法,稍後會說明為什麼。 在進入主題介紹前,先說一個故事。 我出國學飛之前,工作背景是程式設計師。期間曾在一間外商公司工作約兩年的時間。外商的工作環境、氣氛,相較我再之前(出社會後第一份工作)的公司(非常日式文化)差別很大。 在外商公司,每個人擁有自己的一個 Cube,可以享有自己的工作空間,老闆也鼓勵有問題時彼此交流,加上員工年齡也相仿,相處起來都十分融洽。這段工作期間印象很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同事,這邊先稱為 K大,K大很風趣,每每在工作一小段落後,就從他的 Cube 滑出來(滾輪式滑椅)走一走或是泡杯咖啡,講講冷笑話,亦或是開始思考問題,有需要的話他也會禮貌的詢問是否可以打擾一下問問題,是屬於有禮貌又不會造成干擾的行為。 一直到這陣子我才領悟到他真是個聰明人,遵循 Pomodoro 的模式工作,適時的讓自己進到大腦的發散模式(在大腦喜歡這樣學文中有提及),是身為一個工程師要發揮創意的一個必要階段,而愚昧如我,只知道死盯螢幕把程式碼一行行想辦法拼湊出來,殊不知讓大腦切換操作模式,才是更有效率的工作模式,也是讓自己走得更遠的聰明方法。 二、概念介紹 番茄工作法 Pomodoro Technique 是在 1980 年代之間由 Francesco Cirillo 所創立。它的概念很簡單,就是工作 25 分鐘,休息 5 分鐘的概念。Pomodoro 是義大利文的番茄,為什麼用這個字,單純是因為發明人一開始是使用番茄外形的計時器而以此命名之,簡單又好記! 我認為此方法結合了心理學、生理學、神經科學的理論基礎。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大多數有專注時間的限制,一般人很難維持長時間的專注。而可以維持專注的時間長度因人而異,但基本上不會差到太多。這現象也形塑了我們世界運作的模式,為何我們大部分人是朝九晚五上學工作?為何一堂課就是 40-50 分鐘。而不是一口氣上好上滿兩三個小時,其實背後都是有原因可循的。 因著人體有這樣的運作限制,因而誕生了番茄工作法。以交替的工作、休息輪替+分割時間區塊的工作方式,協助人們達到最高的生產效率。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大學》 出自大學的這句話,這裡的「止」,乃是說止於至善。但我自己卻常不由自主的把這個「止」和「停下來」作為聯想。在 25 分鐘裡面認真工作,我認為大部分人都可以辦得到,然而,Pomodoro 技巧的 5 分鐘才是真正關鍵,這個關鍵 5 分鐘其實就是要我們適時「停止」下來的概念。 停下來,讓自己的思緒沈澱。 停下來,回想剛剛自己學了什麼。哪裡沒有做好,可以如何調整方向。 停下來,計畫接下來的 25 分鐘可以往什麼方向全力衝刺。 因為番茄工作法的原理簡單易懂,下面這張圖清楚揭示了整個操作的方法和流程。 三、實作分享 我自己在這個方法上受益很多,也在實作過程中跌倒、碰撞過,因此才興起這個想法,寫一篇文章分享在實踐過程的一些心得,期望幫助正在閱讀的你管理自己的專注力。 因為專注力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資產,時間次之。 1️⃣.工具 這邊列出我曾經使用過的工具。 鬧鐘:iPhone 原生的軟體。 我一開始使用的工具很簡單,就是用手機原生的鬧鐘,簡單好用,無需瞎操心任何設定的問題。 優點:簡單方便 缺點:容易忘記操作…